在下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说到李白曾向高僧一行请教看相的相关学问,那么这一行,究竟为何人?
一行大师生平
一行大师,是为唐朝时期的高僧,本姓张,俗名单一个遂字,魏州昌乐县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之孙。其父名擅,曾任武功县令。他还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持修编新历、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一行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得与众不同,他聪慧机敏,博闻强识,对于阴阳五行、天文历法的学问特别精通,慢慢地名气就大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名气大了未必是好事。当时,很多官僚贵族因为仰慕一行的名气和才识,都想来结识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而武三思对他的学问和名望亦早有耳闻,曾亲自上门要求与他交友——当时武家权势滔天,可不能随便闭门不见的。为此,一行只能是躲了起来。
后来,一行出家为僧,拜普寂和尚为师,隐居于嵩山。后睿宗李旦即位,命令东都洛阳留守韦安石以礼仪征召一行,但一行以生病为由谢绝了。之后一行徒步行至荆州当阳山,跟随悟真和尚学习佛经戒律。
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玄宗李隆基命令他的礼都郎中李洽带着诏书到荆州强行征召一行(还是玄宗霸气啊!)。
为此,一行不得不来到京城,居住在光太殿,期间玄宗多次亲自登门,向他询问安邦兴国的计策,一行的言谈一般都是直截了当,毫不隐瞒(这应该是对唐“开元盛世”有助攻了)。而一些不便直谏的事,则有自己的方式来劝勉玄宗,以下举两个例子给大伙看看:
其一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以当年太平公主的礼仪规格做安排。但一行认为高宗晚年只有一个女儿,所以特地提高礼仪规格,但是太平公主骄横跋扈,超越身份,终因此获罪,所以不因以她为例。玄宗思虑再三,采纳了一行的意见,改变旨意,只按普通礼仪规格安排。
其二
有一次,一行为了劝诫玄宗大赦天下,就命令将浑天寺的房间空出来,把大瓮搬到屋里,又在寺院里秘密挑选了两个常住的奴仆,把大布袋子发给他们,并对他们说:“坊巷的角上有个废弃的园子,你们埋伏在园子里等着,从中午到黄昏,一定有东西进园子来,总共是七个,你们要把它们全都抓住,缺少一个唯你们是问。”奴仆按照他的吩咐前去那坊巷,酉时之后,果然有一群猪到这园子里来,奴仆们就把它们都给抓住了。一行看到抓住了,大为高兴,就命他们把猪放到大瓮里,用木盖盖上,并用石灰、蚌粉、黄土等各一两和成的泥巴把大瓮封上,再用丹砂写上几十个梵文文字。奴仆照做着,却都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天早上,皇宫的使者就急急地来召一行进宫。在殿上,玄宗急忙问道:“太史奏报,昨天夜里北斗星不见了,这是什么预兆?大师可有办法驱除这种噩兆吗?”
一行缓缓说道:“后魏时期确实有过荧惑星不见的事。至于今天北斗星不见之事,先前还未曾听闻。这恐怕是上天要给陛下的一个重大警告啊!平民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上天就降早霜和赤地千里的旱灾。在皇帝盛德感召之下,星辰也能移位的。在下认为最大的感召莫过于埋葬枯骨、释放囚犯了。佛门视关心一切善事、降伏一切妖魔当作宗旨。按微臣的浅见,不如在天下实行大赦。”
玄宗一听,稍微考虑了下,采取了一行的建议。
当天夜里,北斗星的一颗星出现了,经过七天,北斗星全部恢复可见。
一行法力果真如此恐怖么?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一行大师,不愧为大师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