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喂!妈,有什么事儿吗?”
“哦,没事儿,就想问一下你在干嘛,另外你弟打电话说他不想继续读书了……”
“哦……好,那我打电话问一下他。”
电话挂断时,猛然想起现在离高考过去已经两年了,虽早已体会不到当时的滋味,可每次想起欣慰的是“我曾努力过”,遗憾的是“我还不够努力……”
是的,我后悔了。原来现在才明白老师曾说的并不是全都是夸大的,原来真的会有人比你还要努力,原来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回想自己的高中时代,平凡且弱小,并非未曾努力,只是努力未曾够。我仍记得考试前每一个夜晚的孤身奋战,一张床,一张桌子,一盏灯,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灯下奋笔疾书;我也记得每次看到试卷的绝望或欣喜,然后默默发誓下一次要更努力……
说实话,小时候受父母的教育少之又少,父母都是农村人,父亲未曾读过几年书,母亲更是个文盲。从小到大,当所有小伙伴都在父母的棍棒下学习时,我便是放养式成长。记忆中的那个父亲一直外出工作,然后需要什么就打钱回来,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乱花钱”,若是关于学习的便是“不要怕贵,想买什么就买”。外公是个比较封建的人,因为家中儿女众多,女孩几乎不送去学校,因此,未曾读过半卷书成了母亲最大的遗憾……
父母在学习上未曾给予过我帮助,却在用另一种方式给了我莫大的希望。小时候的课外书从未曾亏待过我,虽然补习班很贵却也大力地支持,用各种各样奖励的方式鼓励我要考好成绩……
在每次享受安逸的大学生活时,在每个梦回午夜的孤寂时,仍记得高考前那三百六十五个压抑的夜晚,晚上的清风未曾吹散这种压抑的气息,午后的燥热更是加重了这隆重的氛围。我看到每个人坚毅的脸上透着疲惫,眼里展现的却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服输的倔强。
很想念当时努力的自己,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在午夜的灯光下孤身奋战,在晨曦的温暖下随风朗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来让自己努力到极点,真的是快乐的另一种方式,只是不知道在余生还会不会再找到当时的自己,至少我希望是能遇到的。
终于,六月份的高考如期而至。每个人都怀着备受煎熬又终于要一身轻松的复杂感情进入考场。所有的出租车免费接送考生,大街上禁止鸣笛,校门外站满了焦急的家长……足不出户都能感受到高考的紧张,因为等待我们的不止是一场考试,更是另一条路的风景。
当成绩出来时,我绝望了,比平时模拟少了二十几分。这二十几分足以让一个人的信念坍塌,想要再来一次,又因诸多因素犹豫不决,说到底最重要的是缺少的是重来一次的勇气。于是我来到了一个比较差的三本院校,一个连图书馆都没有的三本院校,带着堕落与得过且过。我虽相信金子在哪儿都可以发光,但我更相信“孟母三迁”的故事不是空穴来风,相信有时候环境对于一个人真的很重要。
所以,亲爱的弟弟,你作为一个复读生,承受了无限的压力,我明白你的苦楚。作为过来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逼着你努力,毕竟生活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法涉足;也不是让你因为累就此放弃。只是让你明白选择的道路不同,遇到的风景便不一样,有的时候一旦放弃便再无回去的可能,这条路或累或轻松,或努力或放弃,或独一无二或随波逐流,沿途的风景由你抉择。
另外,当你每次总以不耐烦的态度挂断电话时,请相信,姐姐的爱不比父母的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