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八期写作营,打卡第170篇,共计1089字
晨起窗前刘丽双,江陵岸路待朝阳。玉步乘风潮寒起,晴光潋滟旧时光。——《踏歌行》
十月的吉林,虽然还是秋季,但在路上,我却嗅到了冬的气息。今夕,我又该如何下笔,书写这孤独依然的岁月呢?
转眼间,举国同庆的国庆假期快要走到尾声了,而在这看似漫长的七天里,书写的笔却结了冰。往往这个时候举国上下总是亲朋好友间相聚,而这个时候,曾经熟悉的陌生人却偶然路过我与世无争的生活里。窗外的风景,只见人们匆匆远行,在今朝这个“冬来早”的时节,为何门前与世无争的“堂前燕”,却甘愿顶着刺骨的寒风而离开它曾经赖以生存的“家巢”呢?
晨起,当那为了生活而准备的习惯牵引着我走出了家门。昔日的朝阳下,路上却不见过节前的暖意,在这样的晴天里,我独自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阵阵莫名的寒意隐藏在迎面而来的风中,年老的人们却纷纷穿上了不太厚的棉衣。行走在人迹罕至的路上,在这平日里劳作的时节里,那磨出来的火热气息贯穿在每一天的时光里。使这循规蹈矩的生活有着“生命的轨迹”,和凡俗袅袅的烟尘。我看见那如洪流般的上班族的人们在洪流中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浪,呼吸着那沉闷的空气,可在这清冽的冷风中,我却总能看到真正的自己,甚至想要的是什么。
今夕,穿城而过的寒江水在日夜不停中潺潺流淌着,清冽的寒风对孤独的人来说,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周遭的一切宛如虚而不实的海市蜃楼。他无忧无虑地飞舞在那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转眼间,今年的最后一个假期“十▪一”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尾声,在那阵阵的寒风中,我赖以生存的城池还在维持着它苟延残喘的“气息,”踏碎落败的萧条,在那依旧流淌的寒江畔高唱着梦想的边关。川流不息的龙潭桥上依旧默默承载,连接着两岸的联系,而桥下横卧的寒江映亮了这自由的家园,自由的天地。远处变了颜色,却还熟悉的山脉,那份乡村的淳朴的气息依旧。自然所创造的神奇唯有静心才能体会,才会发现。无论站在山巅还是大桥,脚下的一切都会变得渺小,可见,生活中所面对的一切,无论好坏终究会像那寒江的水般,涌入水中,向东奔流不回头。回头看,仿佛那一切都不曾发生过,因为....没有留下发生过的痕迹。还是那么美好,永恒的美好。
今夕,当城池落败,寒江的水还在流;当人们纷纷远走他乡某生涯,我却还在为了梦想而专心;当一时停了笔结了霜清,灵感的暖流和勤奋的打磨,还是将它在冰冷中唤醒。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独自走得太远,心里,亦没有了话题,这时,艳阳高照下,那熟悉的暖意又重新照在人来人往的路上。此时,龙潭山脚下,只见无数的人们向山中蜂拥而至。我重新回到了那个生存的熟知的世界,不一样的是,那迷醉的双眼变回了曾经干净明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