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八六子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10 07:01 被阅读0次
夜读:八六子1

二〇二三年元旦之后,继续品读秦观词作。《八六子•倚危亭》为一首怀人之作,写于元丰三年(公元一〇八〇年)适时秦观三十二岁,却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然孔子曰:“三十而立。”正是在这种处境之下,词人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夜读:八六子1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从艺术上看,整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 “八六子”是词牌,始见于《尊前集》中所收的杜牧之作。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处平韵,下片五处平韵,共八十八字,通常以秦观的此作为定格。

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宋神宗元丰年间,秦观在扬州意外地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归来途中,独倚危亭,回头一望,芳草连天,好似无边的离恨。以芳草喻愁,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这里秦观却用“划尽还生”四字把它强化到极点,因此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恋人分别了,往日的欢娱,变成了流水;断了的琴弦,何时能续上?面对片片飞花、蒙蒙残雨,他几乎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恼人的黄鹂又在耳边叫了起来。打起黄鹂儿,莫教枝上啼。他的心真是烦极了!

首先,秦观词作的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而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秦观尤善于通过凄迷、朦胧的意境来传达自己伤感、迷惘的意绪。在这首词中,上片以“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像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为何如此呢?

相关文章

  • 夜读:八六子1

    二〇二三年元旦之后,继续品读秦观词作。《八六子•倚危亭》为一首怀人之作,写于元丰三年(公元一〇八〇年)适时秦观三十...

  • 夜读:八六子2

    词的下片创设了三个情境告诉我们个中之由:“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 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秦观

  • 八六子

    八六子 炸油抒怀 文/我心依旧 论年头, 不随人愿, 茶林大片无球。 问土地酬勤果否? 上苍施惠何求? 怆然泪流。...

  • 八六子

    晚春深,碧芜平野,枫岸花影岑岑。夜尽望,冷岭空蒙,烟漫香江水月,忧心泪融玉琴。春阑再难追觅,古木疏篱,丝雨...

  • 八六子

    步寒烟。翠衰红尽,如何说罢清安。 怅许诺依然旧处,那堪无有新晴,暗伤几番。 西风梧叶飘残。点点雨摧花弄,声声落在阶...

  • 八六子

    宴嘉平,杂粮熬粥,穷冬救济苍生。有牧乳行糜佛祖,鼠粮蒸粥朱明。报恩发令。 缘儿来赠亲朋。雨...

  • 八六子

    为惊鸣。火膏连晷。星月辉里鸡鸣。 铁砚磨透下帷书,翻断书编万卷,寒羹冷椅衣冰。长明烛前梁挂,刺骨荷薪,沙雪囊萤。 ...

  • 八六子

    正清明,柳枝凝绿,梨花满地飘零。恰紫燕衔泥双双,彩蝶穿花朵朵,林中鹧鸪几声。 新坟旧冢伶仃。黄土无端隔恨,青烟有幸...

  • 八六子

    八六子(秦观体) ——秋游紫金花城 晓韵 2021.9.13 紫金隅,镍都名片,凉寒淡冷催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八六子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ht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