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

作者: 至善至柔 | 来源:发表于2021-12-15 05:30 被阅读0次

雍也篇已经学完,翻了下发出的文章,这一篇用了23天的时间,都是按自己的计划在有序的进行中,两到三天学习并写一篇笔记,为自己的坚持学习感到还算满意,今天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是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赏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也就反映出了孔子思想上比较保守的那一面。

其实如果完全遵从了“述而不作”的原则,一味地去传达和阐述古人的学文和智慧,但是却不去自己创作。

孔子就是从中总结学习了仁、义、礼、智、信,虽然都是圣贤留下的学问,但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束缚,毫无创新和发展,这一点在当今社会是绝对不会被认可的。

所谓“信而好古”首先我们要去相信,只有相信了才能够慢慢的喜欢和爱好,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去学着创新和推崇,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固有的思想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都能够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却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也从不知疲倦,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我能做到多少呢?”

赏析: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在教科书上都已经接触过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非常著名的思想主张,其实这一章也是紧接着上一章继续在讨论治学的方法问题。


这一章同样反映了孔子教学方法的另一个侧面,而且,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非常大的影响,直至今日仍然在宣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这一教育理念!

包括我们现在此时此刻都是很实用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学习知识一定要默默学习并且要牢记心中,不能够学一点就感到厌烦,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

当我们学会了,学通了还要去帮助别人,就好比在简书,当我们对简书的一些规则都比较了解的时候,最好还要不知疲倦的去帮助简友,发挥我们最大的价值。

当然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最好要放弃自己的情绪和私欲,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诲人不倦”要懂得舍弃自我,不会因为他人的原因就放弃帮助他人,这才是有德之人!

原文:至曰:“志于道,据于德,浓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赏析:这一章与前两章不同,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孔子始终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们仁德的道德品质。

并以仁、德为纲领,以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为基本,从而使自己的弟子学生都能够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

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同样适用,有很多学生家长单纯地追求成绩,孩子的成绩是好了,可是毫无动手能力,甚至大学毕业了连最基本的洗衣做饭都不会。

还有很多学生学习成绩是不错,可是一点基本的礼仪教养都没有,还有更甚者没有最起码的爱国主义情怀,走向社会以后做出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自毁前程!

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德、智、体、美、劳,仁、义、礼、智、信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my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