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刘伯温不是因为功高震主被朱元璋杀死的,而是因为刘伯温的权谋让朱元璋不能放心,这才是刘伯温死的深层原因。
历史记载,1375年(洪武八年),刘伯温生病了,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带着医生去探望刘伯温,在吃了随行医生开的药以后,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当时的随行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毒死刘伯温的。试想,刘伯温这么重要的人,胡惟庸有这个胆量私自判他死刑吗?我们只能猜测,胡惟庸得到了更高领导的授意,而丞相的领导可想而知就是朱元璋。
这是刘伯温之死的表层原因。那么,什么原因,让朱元璋最终决定杀了刘伯温呢?
刘伯温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为朱元璋开国立下了很多功劳,同时又是浙东集团的领袖,在朝中影响力很大,朱元璋决定杀他绝对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存在诱因,且酝酿,观察了一段时间。
朱元璋借助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杀了刘伯温,毫无疑问,刘伯温生命的进程受到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党争的影响,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导火索。
简单来说,当时一个叫李彬的人,犯了事,被刘伯温杀了,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是淮西集团首领。刘伯温坚持杀了李彬,不买李善长的帐,这梁子算是结下了。李善长肯定要反击,刘伯温知道必须暂时退居二线,回了老家,找了一个代理人杨宪,杨宪发动言官说李善长的坏话,最终朱元璋对李善长有了不满,召回了刘伯温,淮西集团落了下风,李善长知道自己也得学学刘伯温,暂时退居二线,扶植一个代理人,李善长选了胡惟庸。
可能是刘伯温得意的忘了形,朝中渐渐的对刘伯温有了不满,开始有人向朱元璋打他小报告,朱元璋也起了疑心,打算对刘伯温进行试探。
刘伯温之死,皇权容不下强人朱元璋找刘伯温谈话,开始是闲聊,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开始试探刘伯温,问他谁适合当丞相,问了刘伯温对几个人的看法,刘伯温都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说完对胡惟庸的评价后,松了口气,刘伯温本以为朱元璋对自己的考验已经结束了,谁知朱元璋说自己可以当丞相,刘伯温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做出了要自己命的回答,大意是自己也知道自己有这个才能,只不过嫉恶如仇什么的,皇上还是另择贤人吧,而且还说,满朝大臣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从此以后,朱元璋便下了决心要杀他。
一个人权谋不在皇帝之下,满朝文武又只有他一个人有丞相的才能,又是浙东集团的领袖,这样的人,皇帝自然不会留在身边,养虎为患,丞相之位更适合不那么聪明,影响力不大,好操纵的人,胡惟庸就是这种人,至少当时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