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湘女梅子
我的特别班级在初读四大名著后,又开始读司马迁的《史记》,这一路上我是最力不从心的一个,结结巴巴才勉强读完全文,每天的作业更是写成皮毛,苦于领悟力,疲于应付。幸好班长大恩大德,写啥样都给通过。
我们现在只读司马迁《史记》中的战国四大公子的故事。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自小受到父亲不公平对待,被父亲以“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父母”而嫌弃。伶牙俐齿的他反驳其父“人生受命於天乎?将受命於户邪?”最后赢来父亲另眼相看待。
他是个好客之士,门下食客三千,无贵贱贫富之分。因义气肝胆相照,竞有食客自刎表真心。
秦王嫉妒他的才能,囚禁并想杀害他。被他用朋友狗盗而来的白裘,险中活命远走它乡逃亡,在紧要关头,又因朋友会鸡鸣顺利过关。
他成功逃到赵国,赵胜极力侮辱他:“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及渺小丈夫耳。”于是他血洗一个县城,怒杀几百人。说明他心胸狭隘,为了面子将上百人杀死,手段残忍毒辣。
他后来又因猜疑,辞退税款不到位魏子,其实魏子拿他的税款去接济一个贤士。在被秦王诬陷“叛乱”时,被魏子用公款接济的贤士,自刎在宫前,向秦王诉说田文的清白。他其实也深得人心。
食客中有一个冯驩者,吃喝玩乐要求越来越多,田文依然满足他,说明他没主见,作为一个宰相,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以至于田文在被贬时,食客走掉大半。一个靠吃喝玩乐交来的狐朋狗友是不长久的,所以才有王安石大诗人那句“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个公子,在众多公子哥中鹤立鸡群,喜好客养士,门下食客三千。曾在赵惠文王和孝成王处三起三落做宰相。
因邻居跛脚被爱妾嘲笑,不以为是不去教育爱妾,也不给邻居赔礼道歉,直至一年后门客走掉大半,才杀爱妾登门道歉。可见他有多么义气用事,同时草菅人命,不配当宰相。
他又因不识贤人,毛遂在他家三年也没发现他的过人之处。毛遂自荐出使秦国谈判,紧要关头拔剑而出,逼秦王写下合纵联盟协议。
后来在危难时刻,被李同献计,利用后宫的人力物力赢来民心,得三千敢死队,逼退秦军三十里。
虞卿想给赵胜去赵王那里请功,被公孙龙从中挑拨离间,赵胜不答应请功,怕赵王重用虞卿。最后识别公孙龙诡计并辞退他。他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的后嗣也在赵国灭亡时断绝了。堂堂一宰相,竟然没有一个后嗣,可悲可叹。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他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一个七十岁的看门人侯嬴,他竟亲自驾马车去他家请他,为他摆宴席庆祝生日。
在侯嬴一系例刁蛮的无理取闹中,面带微笑耐心等待,十分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肚量。以至于后来侯老头和他的朋友朱亥用命为他打拼。
“窃符救赵”是他最明智选择,杀晋鄙除心患。他又寻毛公薛公,利用他们的智慧,稳打江山。后因魏王中秦王挑拨离间计,成天饮酒作乐,最后默默离去。留世人“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之出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的美名。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能言善辩,曾以辩才出使秦国谈判。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做为人质,把楚公子释放回楚国。野心勃勃李园把自己的亲妹送他,这是李园诡计中的一步缓兵之计。黄歇又把自己的爱妃及腹中子送给楚王,暗暗为自己的骨肉准备做太子高兴着。
他的手下朱英知道李园的野心,劝黄歇防着他并愿意帮他除掉他,黄歇始终不相信,怕性命不保的朱英赶紧离开。
见利忘义的李园怕黄歇告密,怕东窗事发株连九族,于是在棘门设下埋伏把黄歇的头斩掉,并满门抄斩他家族。可怜能言善辩的宰相,竟然死在小人手下。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史记》里有太多的经典故事,值得我们慢慢去学习,我只略看一些皮毛,精髓不是一二天就可以学到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可以去读读《史记》,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你来淘金哦!
无戒三期训练营打卡(day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