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现状
今天,是自律的第43天。
中间有一两天,身体不舒服,没有早起,多多少少有点挫败感。
我感觉,30天的的自律时间。自律感,就完全训练出来了。然后就开始,不断以更高要求,去改变自律计划,往里面塞入,更多的每日小事,或者往之前的小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
比如在写作上,最高一天写了六篇,占用了其他小事的时间。导致其他小事,完成度极低。而文章的阅读量,还很低。这就很尴尬了。
没有了每天持续的小成就感堆积,导致这两天,很多小事都有点松懈了。一检验就知道了,我并不是,一个多么自律的人。或者说,自律感的训练,并不是一段时间过后,就可以了。它是个持续的过程,甚至是,一生的过程,比如每天早起。
如果早起,是自律的开端,那么就每天坚持着。如果非要写作,那就不要占用,其他小事的时间来写作,这点很重要。其他小事,比如健身、练吉他、阅读也是需要,每天一点点进行的事,不能因为写作,而随意被占用。还是要让这样的小事,也活起来,每天都有活跃度,都有成就感,都有生命感。
过程中,松懈,是件很严重的事,会大大降低小事的完成度。甚至想用,其他无营养的事情,代替进来,这就严重了。自己的小事,没完成,还浪费了时间。日积月累,热情又降下来,坚持了这么多天,后面再制定计划重新开始,就更难了。
因为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想象力战胜意志力。”专家举了个例子,解释为,当你想要过独木桥的时候,你努力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但你头脑里,会不断出现自己掉下去的画面。
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是害怕制订计划,只是害怕像之前那样,制定计划后又失败了。脑子会不断有这种,失败后痛苦的画面。
于是,我把所有的小事,都按原来计划,恢复起来。按原来的计划,继续进行。从今天开始。自律感,没有完全训练出来之前,千万别随便改变小事计划时间。
二、迷茫的人,该做点什么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了一个问题:
30岁还在迷茫,找不到方向,现在努力还有希望吗?
然后很多大神,都在回答。其中一个女的回答,较为深刻。大意是:
我30岁之前什么都没有,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于是每天,就挤出点时间。看看书,越看越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养成了习惯。不看一天,都难受。每天开始,会冒出很多想法,不知不觉中,整个人,都开始变得积极努力了。对很多负面的信息,都没什么感觉了。刚好,在30岁那年,有了车子,房子,还结婚了。就突然感觉,一夜之间什么都有了,感觉特别幸福。
听了太多人,劝我们学会阅读。总感觉没有时间,殊不知,这是一个自律的过程。并且还在无形中,强大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慢慢地,你的气质,决定了在你身边的是什么人。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每晚都看一个小时的书,不带电子设备进入卧室,安静地看完书再睡觉。在《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充分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展示了对民族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并不是,学会自律,就一定要阅读。而阅读,一定是自律的过程,并且在气场上,是在一点点重塑全新的自己。
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卡萨布兰卡》,里面有句电影台词,说得特别好: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三、自律之后,结果就来了吗?
那么我自律,就能很快看到结果吗?
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一两天,一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也许变化不大。但一年以后,两者区别会越来越大。30年,50年,更不可想象。
越迷茫越自律。
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把,每一件自律小事,养成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主动把早起、阅读等一系列小事,当做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融入活着的每一天。
在无形中,这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你开始,会越来越发现,你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知道内心的渴望。你看事情的角度,想问题的深度,也开始渐渐发生了变化,思想维度决定了,往后余生的幸福指数。
当你的自律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安排给自己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每天,坚持完成,并且不会有任何心理挣扎。
(备注:所有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