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式理解
夜读“亲自沟通”的文章…
我相信文章里的父亲母亲,都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才在孩子面前“唠叨”,甚至“指责”的…
大人们会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希望孩子可以按照正途,不走歪路的方向前进——所以父母对于“不听话”的宝贝,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情怀!
但是大人们对于后代的培育,真的只是要“孩子们”成为没有主见,只是“做正确的事儿的人吗?”
也许中国式的父母,真的太爱自己的孩子们了——以至于希望把一切都赋予自己的宝贝,包括那些自己的人生经验。
只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自然孩子们,虽然延续了父母的基因。但是他/她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独立的生命个体…
他有自己的思想,自主的意识,有自己需要一辈子才能够领悟的人生的意义!
“原生家庭”可以给孩子很多,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多的却是一份面向未来与未知的人生的胸怀、胆气与自信…
与财富一样,这些“心理的成长”也是可以让孩子真正幸福一辈子的元素!
许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