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作者: 布衣蜂农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5:59 被阅读0次

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初与蜀国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唐代,武侯祠景区快速扩大影响,很快成为全国闻名的名胜古迹。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宋明时期,武侯祠景区调整两次,外延拓展一次。庆历(1041-1048)年间,武侯祠景区发生了南北朝以来的第一次大变。当时修建铜壶阁时,因木材不够用,中途临时决定砍伐蜀先主惠陵陵园和江渎祠中的柏树,又因"不能保有土宇",下令撤毁刘禅祠,将其材料它用。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明代初年,惠陵、刘禅祠、武侯祠合而为一,称汉昭烈庙。

明末,祠庙毁于兵燹。

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祠庙废墟上重建。

1961年,武侯祠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9月14日,成立武侯祠文物保管所。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2003年12月,原南郊公园合并为武侯祠西区。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2004年10月,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锦里”古街正式对外开放。[下期《川渝之行(四)》将具体介绍,敬请关注]。

(注:以上景点为历史文化遗迹,本人只是探知历史观客而已。文字源自导游讲解与查阅史料编辑而成,图片为布衣蜂农所摄)

相关文章

  • 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初与蜀国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

  • 川渝之行

    以前听人家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 这个解释真是无聊透了,透着一股满满的丧劲儿。 ...

  • 川渝之行

    今年暑假的川渝之行,可以说是酝酿已久。 随着父母年事渐高,我们兄妹总想着趁他们身体还算硬朗,带他们...

  • 川渝之行✈️

    Ⅰ 启程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反复不敢出门,最近正好看到川渝地方降为低风险,而且凭两个绿码就能通行,也不需要核酸,让我...

  • 杂诗

    君住在川渝,应知草堂事。 来日叙旧时,寒霜悯三国?

  • 川渝之行——成都

    重庆与成都作为巴蜀文化的发源地,我一直以为它们是差不多的。直到这次川渝之行才让我理解了它们之间求同存异的关系。 一...

  • 川渝之行(0817)

    行程似乎安排了很久,其实一眨眼也就过了。当钱包里的钞票成功换成了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门票和一袋袋花花绿绿的特产...

  • 赤壁杂咏(五)

    【 拜 风 台】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内有 “ 南屏山”,其山顶之“武候宫”,又名“...

  • 忆司马

    东汉末年魏蜀吴,北伐辛攻武候陨。 吴主称帝始落暮,三国归晋司马功。

  • 大三党的川渝之行

    作为一个20岁左右的小姑凉,我是一个极度喜欢旅游的女生,只要周边有熟悉的朋友约我去省内外旅行,我都会面露喜色,开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渝之行(三)三国武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nk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