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觉醒 - 生涯规划第一步自强不息好文章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

作者: 东成西九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08:38 被阅读0次

    文/东成西九

    ||  东哥说职场  今天是日更第77天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开始吧是想写一篇关于“阅读”的主题文章,阅读方法太多了,我不想多写。我只是想告诉大家阅读什么东西对我们最有益。这和吃饭一样呀,我们同样都是吃超市和菜市场的菜呀、肉呀,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吃出病了,有的人甚至吃没了,但有的人怎么吃也没问题呢?当然,这里不抬杠哈,有些人会说什么体育锻炼啦,健康保健啦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姑且不说了。

    想到阅读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我参加了一个王佩老师的写作收费群“好中文的样子”,而且记得王佩老师讲过一次课(也是我唯一一次用心听的课,真有点对不起王佩老师了),课题是“关于阅读知识源头”,那篇文章我也看了,确实很不错,所以一直收藏起来了。当我今天再次阅读此文时,我觉得我的收获又增加了一倍,而当我把下面评论区的内容读完后,我觉得我的收获又增加了十倍,所以我才决定一定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文章的字数只有2288字,阅读1426,评论29,喜欢89。这样的数据在简书上确实不算什么,但这不能抹杀这篇好文章的价值,评论真的太少了,但是这里面的含金量太高了,很多高手隐于其中,时不时冒一金句,为这篇文章锦上添花。

    王佩老师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在知识领域,有四类人。

    一、知识消费者,求知若渴,但不懂的独立思考,热衷于购买知识小贩们兜售的任何东西。

    二、知识零售商,兜售二手三手知识,在互联网上贩卖,并且在兜售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私货。

    三、知识批发商,类似于批发商,他们把思想家们的知识,加入一些个人的思考,包装成畅销的概念,或者写成畅销书。

    四、知识源头,真正带领人思考,教会你思考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帕斯卡,摩西,使徒,孔子等等。

    谁都知道应该回到知识源头,这样比接受层层转手的信息好处要多很多,但是知识源头的东西往往非常难读,与现代人的思维有距离,需要有人点拨,需要下苦功读,虽是甜水,但带着沙砾,蠓虫。

    我想,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分类方式的。其实,我想说的是,王佩老师高估了我们的芸芸众生了,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这种分类方式的,也从来没有站在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分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醍醐灌顶。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话

    正如Python社区的“大妈”Zoom.Quiet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

    知识源头之所以非常难啃,是因为在信息通路中:原创->再创->传播->营销->听说,每一个 -> 即,每一次传递,都被有意无意的添加了无用甚至于相左的东西。想溯源到达, 要耗指数级的额外能量。

    所以, 直接啃源头, 看起来慢, 宏观上, 其实更加快。

    对于他的话,我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把给知识贩子的钱省下来,读点几乎免费的原典吧。

    从知识传播的价值链分析了知识在每一个传递环节中都有可能会被加工甚至变味。书中的内容其实并不深奥,王佩老师用《创世纪》的故事和对话,诠释了知识传播中的信息扭曲后带来的后果。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反复阅读5次以上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观书有感》,作者是南宋诗人朱熹,全诗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这水为何如此清澈呢?那是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读源头知识就像是喝源头的水一样,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

    为这位学兄点赞,TA用南宋诗人朱熹的诗告诉我们阅读源头知识的重要性。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这位学兄用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啃原典的难度。这就是舒适区的问题,只在舒适区阅读我们的进步就会很小,挑战一下阅读原典,是有难度,但先难后易呀,加油吧同学。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给我的感觉是这位学兄应该是知识渊博的人,而且原典国学的造诣也非常的深厚。光是一句“饮食有节”就一定够大家忙乎着理解半天了。我们看看下面的对话,这才是高手过招呀。

    王佩老师说:中医还有一句话“君臣佐使”,说尽了世界上用药的秘诀。

    @叮宕回复: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光一君二臣三佐五使,看出的东西真的太多。比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比如数9的配比,比如兵法上的正奇……

    我觉得应该是“神回复”了。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关于胡适的“历史方法”,我了解不多,查了一下,度娘告诉我们:胡适的历史方法内涵展现在技术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在精神层面上,和杜威更多联系个体生存讲历史方法不同,胡适更多联系国家民族的生存讲历史方法,将历史方法视作经国救国之术。相比之下,胡适重点论述的是技术层面上的历史方法。它蕴涵的方法论原则是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它与因果关系、进化论有着深层的关联,又和朴学与浙东史学的影响分不开。当然,它也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从回归经典到回归内心深处,这又是一次关于阅读的质的升华。阅读本质应该是来自内心的,从佛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发心”。

    什么是发心?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一、直心。正念真如法,与真如本体相应,不与外界相应。反闻闻自性谓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二、深心。欢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属自利的善行,切实修学,自生欢喜。

    三、大悲心。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自利利他。

    带着功利阅读和修心养性的阅读是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的。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最后一句“元知识”,真是太棒了,真是画龙点金之笔呀。为这位学兄喝彩。

    元知识定义:是指设计大型专家系统时,有时把知识分为两个层次:知识集及控制知识集(知识的知识)。后者称为元知识。

    知识的知识就是元知识。大家可要记住了,这一点对于经常阅读的人很重要。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这位学兄道出了大多数人阅读的功利性,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知道很多圣经的故事,但是圣经是什么?却都忘记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阅读源头知识太重要了。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哈哈,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什么是“元知识”。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白鹭立于雪中,愚者只能看到有个鹭,自以为聪明的人能看到雪。而真正的智者会看到本质,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是一体。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首禅诗。“白鹭立雪”,一开始展示了一幅图景,以下便是三种人的目光及不同的观点,分别扣住“鹭”、“雪”、“白”三个字,从而对人的审美境界进行排列,说的透彻,论得精辟。

    我们在阅读中看到“鹭、雪、白”分别又是什么呢?

    这位学兄的文学造诣也不浅哦,加油!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看完olamha的评论后我专门查了一下她的简介,一看就是“大牛”呀,简介也附上大家一看便知,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和她私聊。

    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评论区)

    看完这些评论你是不是觉得评论区的内容其实有时候不亚于文章的主文,这也是简书平台的奥妙所在。所以看任何文章的同时,你也不妨好好看看文章后面的评论区吧,它也许能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感悟。(未经王佩老师和评论区各位学兄的允许我自作主张写了此文,如有异议请简信我,谢谢)

    最后还要推荐一次王佩老师的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

    往期人气文章:

    想创业请戳《我在简书写作两个月,写出了一个创业项目(附商业计划书)》

    不会阅读请戳《一年阅读300本书的秘诀》

    情商不高请戳《情商高的人就是会说话》

    能力培养请戳《从知识到能力只差一支笔》

    职场竞争力请戳《别学东学西了,赶快提升你的职场竞争力吧》

    了解老板请戳《老板有没有格局,看看公司年会就知道了》

    想当签约作者请戳《连续日更60天拿下简书签约作者的秘诀》


    东哥说职场       今天是日更第77天

    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喜欢就点赞或者简信撩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建议你去阅读一些文章的评论区(附王佩老师《为什么要回到知识源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vc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