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秋故事陆子的国学课堂读书
《介之推因何宁可被烧死也不接受国君赏赐》

《介之推因何宁可被烧死也不接受国君赏赐》

作者: 财富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21-05-31 21:06 被阅读0次

    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追随重耳避难在外逃亡19年。在这期间,他对重耳忠心耿耿,备受苦难。在帮助重耳重返晋国成为国君的过程中,介之推立下了大功。

    在重耳逃亡早期,一行人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次,重耳差点被饿死,为了不让重耳活活被饿死,介子推偷偷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煮成汤给重耳吃。

    重耳回到晋国成了晋文公后,正好遇到了周王室发生了内乱。所以刚刚掌握政权的重耳没有来得及封赏介之推就带兵亲王去了。介之推并没有任何怨言,他认为,晋文公能够重返晋国,完全是天意所谓,并不是这些大臣的功劳。并且对其他几个向晋文公邀功人嗤之以鼻。他认为臣子忠于君理所当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为了表示对其他几个大臣的不满,介之推带着母亲隐藏在绵山里。并写了一首诗“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后来晋文公为了找到介之推,命人三面烧山,希望介之推能够自己跑出来。可是最终找到的确实他和母亲被烧焦的尸体。晋文公非常悔恨,为了纪念介之推的这种宁死不受禄的壮举,命令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总结起来,介之推之所以宁可被活活烧死也不愿意接受封赏,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受周朝的“天命观”所影响。

    周朝一直奉行“以德配天”的“天命观”思想,这种思想对晋国仕人阶层有着深远影响。当时,人们崇尚道德修养,最求个人的名节,尤其是饱学书经的仕大夫阶层。他们对自己的名声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

    第二、受迷信思想所累。

    晋国人深信天命,尤其相信占卜。《左传》中记载当时各国卜筮活动大约八十多次,在这些活动中,有关晋国的占卜活动的记录就占去一大半。他们认为,荣华富贵命中注定,偷窃不仅会受到世人谴责,还会受到老天的惩罚。所以,介之推在论述中提到“晋文公能够重返晋国,完全属于天命,功劳不在辅助大臣。如果因此邀功属于贪天之功。”

    第三、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此警醒晋文公应该远离邀功的小人,做到勤政清明。

    在晋文公烧山数日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之推母子的尸骨。并发现介子推用后背紧紧地堵着一个柳树树洞,洞里是介之推用衣襟写的一篇血书。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由此可见,他以死谏君的决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介之推因何宁可被烧死也不接受国君赏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xi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