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胡适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8762/1d95dc17e689d075.jpg)
现有的中国应试教育中,胡适先生的名气远不如鲁迅、朱自清等先生。但是,胡适对于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改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余英时曾经评价胡适:“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区测度他。他在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础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训练终于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
少不看鲁迅,老不读胡适。梁实秋先生曾经评价胡适为人。他说:“胡先生,和其他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温而厉”是最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属下、仆人,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其常。“其心休休然,其如有容。”
老不读胡适,反过来理解就是少年时要多读胡适先生的著作。胡适先生为人颇有雅量,温文儒雅。他的文字温和,平易近人,恰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有几分退让空间。
少年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正是热血沸腾青春狂傲时,依稀少年笑,眉目几多傲。就应要多尝试胡适先生的作品,胡适先生的作品讲究的是文火慢炖,像江浙的口味,咸淡皆宜。多读胡适,尝试如此温雅的文字,磨灭一身傲气,独留温雅近人之风骨。
容忍与自由。
1959年胡适在台北《自由中国》半月刊第20卷第6期上所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以十七八年前,胡适先生与康奈尔大学史学大师布尔先生的一次谈话,布尔教授说: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重要为开头。接着胡适先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胡适先生所提倡的自由是:我之自由,以他人之自由为界。所认同的容忍是:容忍异己的雅量,社会对我们的容忍度量是大度的,我们也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
容忍是自由思想的根本,社会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才能使人人都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
一、胡适年少是曾在《竞业旬报》上引用《王制》中的话:假于鬼神时日卜噬以疑众,杀!以卫道,用来摧除迷信的狂论,宣扬无鬼神论。十余年后,胡适在北京大学教书时,也曾被人引用《王制》的第三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要以此为依据,要“杀”胡适等人。都失掉了容忍的度量。
二、以欧洲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中的故事,马丁路德和约翰高尔文等人不满罗马旧教的不容忍不自由革新宗教,高尔文等人成立新教掌握了宗教大权后,居然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将他活活烧死。失掉了容忍异己的雅量。
从中,胡适先生得到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我们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
没有容忍不得自由,社会给予我们容忍,我们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们的容忍。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8762/001b7d31e50d971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