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扬鸿
文化之伤 文化之伤 文化之伤 文化之伤余每读辜鸿铭、王国维、吴宓、熊十力之遭遇,未尝不喟然长叹且为之流涕也!彼等何不幸至此哉?处非常之乱世,遇文化之奇劫,悲世道之日衰,痛国粹之凋零,为捍卫民族文化,被潮流与政治吞没,而无可奈何,可谓伤心极矣!
使吾辈处当时,当如何乎?吾辈幸生于今世,未遇五四文革之毁坏也,而为中国文化渐趋复苏之日,圣学略得宣世,故老有所昭雪。吾辈当奋发进取,弘扬民族文化,使诸君子得安于九泉之下,而不虑中国文化之将亡也。
民国五四新文化派横行,实陷欧化,王国维自尽于昆明湖,而陈寅恪祭之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又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l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于不可救疗之局。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痛而深惜者也。” 吴宓日记有云:“晚,与锡予谈,言国亡则吾辈将何作?余曰:上则杀身成仁,轰轰烈烈为节义死,下则削发空门遁迹山林,以诗味禅理了此余生。如是而已。锡予则谓,国亡之后不必死,而有二事可为:其小者,则以武力图恢复;其大者,则肆力学问,以绝大之魄力,用我国五千年之精神文明,创出一种极有势力之新宗教或新学说,使中国之形式虽亡,而中国之精神、之灵魂永久长存宇宙,则中国不幸后之大幸也。” 若明末清初之黄犁洲、顾亭林、王船山是也,胜于方以智之遁入空门。明虽亡,而中国之文化种子尚在,三大儒隐居山林,著书立说,欲以华夏文化之精髓,民族之大义昭垂后世,启发后人,不忘光复之志。当清季,革命志士为三大儒思想所激,而终覆满清,恢复汉室。此文化精神之所以使国长存也,岂方以智之颓废而入空门可比哉!亦陈子龙、张煌言等以死殉国者不及也。吾之敬仰黄、顾、王者在此。犹太亡国两千年而不为异族灭绝同化,犹能于近世复国,亦其诚挚之宗教精神相传不断,有以激之保之也。若罗马帝国毁其文化,而罗马一败于匈奴,而不可复振;一亡于日耳曼、突厥,而不可复起矣!赫赫辉煌、不可一世之罗马帝国终成历史之过去,国家灭,种类绝,岂不悲哉!故熊十力曰:“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罗马因此而亡,可不诫鉴欤! 若清末以来,政教凋敝已极,西学肆其威猛,传统如扫秋叶,国虽存,而文化实陷深危,此有心之人不能不伤也。辜鸿铭愤世而骂俗,王国维跳湖而自尽,皆有感于民国文化之巨变,而痛中国文化之失落也。吴宓痛斥时局,心如刀割,惟求速死,熊十力绝食以抗争文革,仰头椎心,而尤惨矣!夫文化者,民族精神之所寄也,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文化若亡,则民族必成一盘散沙,奴于异族,宰于强权而不能自主,人心必致空虚颓废,失魂落魄,飘荡四方而不知所归,此岂辜、王、吴、熊诸子所忍见哉!四子之伤,诚触吾心,弗能自已也。故余欲继先贤之志,成先贤未竟之业,而索华夏之长保,俾族类之复兴,复进人类于大同也。
二零一六年
转发赞评论转载
南山、L.D_Chans、唐旭旺等103个人觉得很赞
华夏传人
2015-9-26 8:21
回复
请扬鸿小弟莫过度伤感,由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是神鬼颠倒的时期,所以他们自己才不得已而否定之。但你不要错以为文化从此开始复兴,这是你想错了,对文化的禁锢事实上从未改变,也从未放松,是你看错了时局。 今天我们还在黑暗中探索出路,这条畸形的崎岖道路不知还有多长。 现在你还年轻,希望你对复兴汉文化的强烈愿望永远保持下去,不要动摇了你的初心和决心。
青溪渔笠回复华夏传人:好!
不许人间见白头回复华夏传人:复兴文化,人人有责,只是任重而道远,
卡夫回复不许人间见白头:文化一直存在,也一直在发展变化,复兴文化这个,不置评论
耕耘
2015-9-26 9:06
回复
不同凡响!
几道
2015-10-6 18:16
回复
唉~
cotio
2015-10-6 21:11
回复
力透纸背!
淡水的微美
2015-11-14 22:42
回复
观君之所言,复兴传统文化,指日可待矣,但并非你我二人之力可成者,需广召有复文化之愿者,共同努力,实为上策!尘子所言,不过亦当笑而,若有可取之处,清陶君纳之。
雪国王子
2015-11-14 23:03
回复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大有希望,但需要过程,未来寄托于年轻人身上。
不许人间见白头
2015-11-15 9:36
回复
复任重道远,我等后辈揽各代名贤,扬其精华,不负我等志向
知行合一
2015-11-15 11:43
回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其时也。
芦。
2016-1-4 11:07
回复
交相砥砺共览圣学,打破桎梏冲决罗网,终成一家之言亦益于社会。
世心
2016-1-4 18:32
回复
陶兄似熊十力先生
面条如斯
2016-1-4 20:22
回复
善
面条如斯
2016-1-4 20:43
回复
沉寂迷茫一年,忽览陶君之文,有豁然开朗之感,善哉善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