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微习惯
作者:斯蒂芬·盖斯 (美)
译者:桂君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在搞清楚何谓“微习惯”之前,我们需要先思考几个事实:
1、如果你压根无法做到,那么制定再大的目标、下再大的决心都毫无价值;
2、研究表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3、哪怕是一丁点的行动,也毫不作为强上百倍;
4、相比某一天突然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儿的影响力更大。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观点还算合理,那么欢迎你来到微习惯的世界!
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强调的就是一个“微”字,特指那些“小到不可思议的一小步骤”。假如你想培养出一个新的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其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个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诸如此类。
我们的大脑喜欢重复,因为这样更有效率,但它又很稳定,不会轻易做出改变,而决定这种机能的主要受控于两个部分:一是识别并重复模式的基底神经节;二是掌控监督自发行为的前额皮层。
明白了影响习惯主要是靠这两个元件,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调用它们,来让自己任何事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呢?
有人说靠动力,事实上想要持续地“激发动力”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而且动力不但无时无刻在衰减,还十分容易因为环境或者情感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假如单纯凭借动力支撑,那么比起“慢跑10公里,吞咽西蓝花”,我永远更倾心于“坐在电脑前,手捧冰激凌”。
因此,比起易变的动力,我们选择更好、更稳定的能量——意志力。
当然,意志力因人而异,并且同样有限,不过幸好,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在适当的时机稍稍推自己一把。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微习惯到底该如何应用:
1、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
开启你的微习惯之旅,把你的习惯变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不断追问自己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强化大脑欲望。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当你开始适应这种方式后,就要加强时间上的约束,固化时间更有利于达成习惯。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追踪完成程度,记录自己的变化;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8、留意养成习惯的标志。
发觉自己执行习惯时,抵触心理变弱了。
除了严格按照上述方法执行之外,为了避免失败,我们还需制定一些规则:
1、绝对不要自欺欺人;
2、满意每一点进步;
3、回报自己,自我肯定,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4、保持头脑清醒;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6、提醒自己完成这件事很轻松;
7、不要因微小而轻视;
8、用多余的精力去超额完成,而不是制定更大的目标。
总而言之,微习惯的策略就是运用极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而其本质,就如作者自己言说的那样:“目标太小,过早放弃的风险基本是不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