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饭时,小棉袄说要吃馒头。早饭后,我便开始和面。还特意在面粉中加了几勺蜂蜜。于是加水调和,想着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香。在憧憬中愉快的揉至成一个大面团,放在一边等发酵。过了40分钟,就开始准备做馒头了,当我再次揉捏制成一个个成品时,麻溜的上锅蒸了。忽然觉得哪里不对?怎么面团没有膨胀?!脑中忽然惊醒,糟了,忘了放酵母粉!想再次加酵母粉重新和面,但时间又来不及了!(老婆在上班,中午老婆回家吃饭时间有限。)没办法!只有等待她们的“数落”了!
在忐忑不安中。馒头终于要出锅了,看着一个个干瘪的粉疙瘩。心中那份自豪感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焉了!小棉袄终于还是看见了,立刻激动,兴奋的跳起来了:哇!小馒头,小馒头。爸爸做的小馒头。我好喜欢!给我一个,给我一个。我惶恐不安的夹了一个在碗里,小棉袄迫不及待的就伸手拿在手中,刚出锅的馒头还残留着烫手的温度,她急忙的换到另一只手,然后又赶紧向馒头吹气,还是没忍住,咬了一小口含在嘴里,用舌头不停的翻滚,口里也“哈~哈”的哈着气!同时,手上也没闲着,已经左手右手来回交换了几次。看着她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滑稽的动作表演。心中所谓的“失败”内疚感已烟消云散。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我也很自信的把蒸屉上所有的馒头夹在碗里!
第一个馒头在几次折腾下,终于填到了小棉袄的胃里。爸爸,你做的小馒头好好吃哦。我还要吃!当然好吃哦,爸爸特意加了蜂蜜的。我也自豪的回答道!
在我(们)认为是失败的事,比如做馒头忘了放酵母粉,导致做出来的成品就像是失败的作品。但孩子们却认为是特意给她(们)的惊喜。以往她妈妈也给她蒸过馒头,大多是加了酵母粉,所以又蓬松又大。这次恰恰是我的大意,反而让她认为我是特别给她的惊喜。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通过这件事,我个人觉得,对于孩子们的爱与承诺,你只要去做,她们都能理解与欣赏。也许,我们大人的思维方式与实际表现的具体行动,会多多少少会有出入。但孩子们却能从中得到她们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这也许就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