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艺术探究
在课堂里散步——读王栋生老师的《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课堂里散步——读王栋生老师的《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 野径绿潭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5:23 被阅读116次

王栋生老师,似乎与众不同。

他不同于那些名头很响头衔很长很多的所谓专家。那些人讲完话退了休后,没多少人再会理睬。但王老师不同。他教书时,几乎所有见过他听过他说过话的一线老师老师,心里喜欢见到他,喜欢听他说话,无论教不教语文的,无论省内省外的;他退休了,更多的人去看他的博客和书籍,都惦念着他很糟糕的眼病。

他其貌不扬。他谦卑如土。他的话他的文章也那么质朴无华,浅显易懂,绝没有什么光鲜的新名词,甚至很少见所谓的论文样,就象拉拉家常,说说体己话,开个有意味的玩笑,讲个有意思的事,说说理,提个醒,如此而已。

听他讲话,读他的文章,总能感觉心上的尘埃被拂净了,心里亮堂了。因为王老师亲切中有一种倔强劲,就是尊重常识,按常识思考,按常识办事。他是真敢说,但说得真诚,说得服人动人。他心里是真装着个“人”字。他身上有一股子真正知识分子的正义和坦率,太多的所谓教育专家和长官,在他面前都很自感渺小,甚至怕他,但又心底敬他。说实话,这似乎与当下教育主流有些不合拍,甚至看起来是种倒退,但王老师的言说,却是这个时代多么珍贵的清醒剂,有一种强大的“拨乱反正”的神奇力量。他坚守的是教育的良知和良心,教育的底线和红线,是真正的教育主流文化。

退休了的王老师,依然教育散步,用他近乎瞎的眼睛,怀着对当下教育的眷恋和担忧——那种沉重的责任感里甚至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继续说着心里话。王老师并没有退休。

有了王老师,今天的教育才叫人感到有点踏实。今天的教育界,真应该好好听听王老师说说话。他似乎就在你我身边,似乎就是你我的同事。与王老师同时代,同教育,你我倍感幸福。

这样赞美一个人,我还是第一次。但全是心里话,不得不说的话。

看看王老师博客,翻翻王老师的书,是我近些年养成的阅读习惯。就像到邻居家串串门子说说话一样,再自然不过。初闻王老师新撰《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是在他的博客里,但第一次听他说这句话,却是在三年前的所谓“苏派教育”论坛上。那个大家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现象,却正是他心之所系。我到“当当网”上查,没有,便到凤凰书城查找,也没有,问书城服务员,没有,我便有些生气,怨凤凰书城这么有派的地方,竟然没有王老师的这本书,实在掉价得很。后来网上提醒有了,便第一时间买来,抛开其它计划好的事,花了三天时间,静静地读,边读,边圈,边写。——读王老师的书,总激伴着思考、写作和行动的冲动。

书分五辑:穿越纷繁,用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课堂;以温暖的人文情怀和宝贵的职业尊严,细说课堂发生的事和理;以杂文家的犀利眼光和独立的人格,絮叨着思考、思考、再思考;常识、常理、常情,要遵守,但我们却常常不自学地违背着;听课、上真课、作业……课堂里包涵着的,正是我们老师慎思慎行的,因为课堂与学生有关。结构不宏大,甚至不那么科学严谨,不少是早读过的博文,但那么真实真诚,那么贴心。读王老师的书,不是为赞捧他,他根本不需要,而是表现我之所思。所思,也是对王老师的会心微笑。

在《这节课,与未来有关》空白处,我写有几句话:中国人的膝盖!中国知识分子的膝盖!中国教师的膝盖!绝不跪着读书、教书!王老师说:“我最怕的,是学生在未来某个时候质问:你们当时明明知道那些是没有价值的、落后的甚至是反人道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拿来教我们,让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学习错误的东西?”我们也当怕于此。对教育铁石心肠的人,也许不会有什么羞耻之心。

兴趣是怎么丧失的?童年是怎么被缩短的?竞争是怎么被挥霍的?在这个无趣的时代,如何培育兴趣?别老怨自己的学生,想想我们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吗?我们自己是不是缺乏同理心呢?我们自己有趣吗?我们的会导趣吗?孩子们真正信任我们吗?我们是不是因太“应试”而远离了真正的课堂和教育了呢?学生高考一结束,就常爆发集体性撕书事件,这种渲泄,是对整个教育的嘲讽和背叛。

我们并没给学生留多少空儿,学生没多少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按时下课,让学生有个完整的课间十分钟,安排节真正的自习课,午间让他们静静地打个盹,让学生有点时间悠闲地读读书,在园子里闹一闹,怎么那么难?!

学科协调,除了课时安排和作业量外,恐怕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如果某学生因某学科某个不理想的表现被狠狠地批评一通,他接下来的课堂学习,精神状态会好吗?情绪有感染力,精神有延续性,学生是人非物,哪能那么容易拿得起放得下?

有人来听课,学生会很懂事,哪怕平时再怎么不安分的,也毅然决然地与自己的老师结成统一战线,成为“课托”。上级要来检查,要问卷,要座谈。先找让人放心的学生,集中“培训”。话刚说明,学生便纷纷表态:“我们懂”“你放心”,显得很老练。多么具有“集体荣誉感”的好孩子啊。我们在培养识时务的俊杰吗?对老师和学校的真爱吗?这简直是教育亵渎。我做过,不少老师也做过,哪怕是无奈地被动地做过。祝愿自今不再有。

《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假想,你一进教室,发现室内黑板涂满鸦,讲台杂物横陈,地面粉笔头、纸飞机、纸巾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垃圾筒满溢,许多桌面杂乱无序,桌洞里不堪入目……那么,是先上课呢,还是先发动大家一起打扫呢?有次在某校阶梯教室开会,从前往后看,一派整齐,但如果你往后走,边走边往前看,就会发现,椅背上涂鸦纷纷,非常抢眼。便想,这教室就如孔雀开屏,最光显的是从前往看,不好从后往前看,孔雀屁股实在不好看。这里边有个善意的提醒,德育文化可不能像这教室里的课桌文化。看到逝去的汽车里抛出一团纸或一饮料瓶或一酸奶盒,我会暗暗咒他。如果是我的学生,我会忍不住训斥他,不愿再认这个学生。从教室到室外,从校园到校外,你不得不面对这些恶习。学生部分恶习从哪儿沾染来的呢?恐怕是老师。这恐怕不用多说什么。当然,也有些管理上的误导。有的教室每天下来,教室垃圾至少要倒三次,每次都要大大小小好几袋。教室似乎成了垃圾制造厂了。垃圾里以饮料瓶为多。有的学生平时不喝饮水机里的“洞庭山”,只喝饮料。学校偏有个爱心社,教学楼一楼夹道就设有饮料瓶收集点。爱心社里的爱心人士,会定期将饮料瓶卖掉,捐出爱心。小仓库常是没多久就会盛不下,门外地上也堆满。许多学生就以这种方式献着爱心,是不是够荒诞和讽刺的?我也不愿在不干净的校园里讲述美好。

今后的分数,会不会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矛盾的“基因”?我们是不是以庸俗的教育方式培养庸俗的学生呢?我们是不是把学校变成了斗兽场,把学生变成角斗士了呢?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以考试和分数为中心,还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应试教育是不是在造成一种幻觉:没考好,啥都是问题,而考好了,啥问题都没有?某男生,敢于守着老师们,在老师的办公室里,骂自己的父亲,甚至要打自己的父亲,令人瞠目折腰。天天奇装异服,几乎天天迟到,骑个电呜呜地在校园里招摇,偷小卖部的东西。不是每个学生都有着美好的精神底子,都有着美好的成长故事,都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他后来终于去了台湾上学。有校领导说,他成功了,所以说要对学生宽容啊。实在无语。我希望学生在学校有个样,到社会上才好有个样。

“上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他们后面,朝讲台看,想象着他们看到我的样子。”站在学生角度来审视自己,是我们所淡漠的意识。学生才是我们老师需要感恩的。课堂上,一只蝴蝶扇动了下翅膀,结果在孩子心里掀起了巨大波浪。我要格外关注每一个孩子,他会因我的关注而努力上升。霍桑效应,在书本上是死的,在我和学生共同的生活里才是活的。我要避免另种效应的产生,也就是马太效应。如果强者更强,弱者越弱,如果“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那么,我将被钉在教育的耻辱柱上。我希望他们淡薄丛林法则,会生活慧生活惠生活,会学习慧学习惠学习,收获友谊、健康和快乐。

起始课、预习、作业、打岔、PPT、课堂礼仪,还有所谓“当堂”“有效”,等等,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生活,经王老师这么一说,却觉得汗颜和羞愧。比如PPT课件,“制作精细,预设过多,一些老师被自己的‘课件’套牢,课堂生成的问题无法应对,从而失去最有价值的教学契机。教师在课堂上不像学习的引导者,而像个放映员。”当我们掀起了PPT课件的盖头来后,可不可以考虑:能不使用就不使用,能少使用就少使用,当用则用;用与不用,怎么用,出发点是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科自身的特征;能少用点文字就少用点;能板书就板书;能简朴点就简朴点,少点浓妆艳抹,要有美感。

学生代我上课。我常做这事,也是我教学得意之术。一来突出学生主体,“先生”常换换,学生感觉新鲜,同样的意思,由学生嘴里面抖出来,效果多会好些;二来,上台的“先生”,常是所讲内容的跛脚者,他上台前要费些脑筋,在台上免不了暴露思维的缺点,还得承受众眼光与质疑,当然,还得迎战为师者的挑衅和刁难;三来,为师者可省去不少碎语,可随时巡视众坐者以提醒其培育、改良学习习惯,并且,在台上讲解的人有所疏漏、糊涂、或掩饰处,及时揭穿、开火、引导,使其头冒虚汗,使其终内省而自得,是快意之事。我教的很多学生上台走过一遭,遇到的“最无赖”的是一位紫依小姑娘。四年前的事了。我是前一天晚自修时告诉她的,她惊惧得像只得得瑟瑟吱吱叫的小麻雀,衬得我就像是只恶猫。众学生被她尖细的叫声深深吸引,待明白了怎么回事,就齐鼓掌欢迎。小姑娘急得搓手跺脚,不可遏抑。第二天第一节课前,教室外她一远远看到我来了,就溜着烟儿回教室,缩在位子上,可怜兮兮地望着我。第一节课让学生早读,紫依小姑娘一听,顿时喜上眉梢。第二节课,她如约登台,先有讲义挡住脸,稍有停顿地轻咳几声(这是她的招牌动作),然后,猛得将讲义放下,露出桃花脸,冲曹敏就说:“第一题请曹敏说一下!”真狡猾。曹敏还站起来呢,叫我请坐了,转而令紫依详讲文脉。又咳了三声后,她笑嘻嘻说,老师示范一下吧。我就示范吧。第一段简单,从第二段起,如何,怎样,我边讲解,边板了书。再请她接着往下讲,她说,还不明白,请老师再示范吧。其他学生有“咿”她之语。好吧。第三段,怎样,如何,又板了书。三请她往下讲,她竟还说,这段太难了,真看不懂啊。众生轰笑。我只好再讲。总共五段,我不妨再讲一段。最后一段,她终于讲了:“这段就是讲了……(一个词语)。完了。”众哗然。我哭笑不得,说,遵命了。待我讲完,才发现人家不时何时已溜回座位了。此种学生,你说,且为之奈何?其实大可推而广之,比如让学生开家长会,让学生……学生能量总是超乎你我的想像,就是出错吧,岂不正是进步的前奏吗?

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当看客。这篇文章我是一定要读给学生听的,要让他们明白,课堂教学是他们放飞思想的地方。而且,我可以讲讲我多年的故事。我一上课心里总是怀着个“畏”字,对我的学生李腾。课上,他常打断你的话,找你的茬,而且,他常常一针见血,批得不太留情面,有时甚至嘴角好像挂着讥讽和得意。这让我感到难堪,有时窘出一身冷汗,有时不得已了,就令他先坐下,课下再讨论。你不充分备课不好对付他,就是备好了课,他也常出其不意地出一着。屡有我这般遭遇的,还有韩老师。她谈起时,总是笑着说些气话。其实,班内老和你抬杠的,总有好几个。比如王党生,有次他的作文较有争议,我就发在校园腾迅通上,发动老师们讨论。事后,我将刘老师的评语附在了他的作文上。他看到后,极不服,咄咄逼人地“质问”我,我一时招架不了,就匆匆搪塞过去。不成想,事后,他竟查了诸多史料,写成了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来驳斥。当我将这篇论文呈给刘老师等人看时,莫不惊呼。刘同学和陈同学倒是不大和我犟嘴,但两人倒是常对着干。他俩是老同桌,对问题的意见多不合,不合时,又互不退让,一胖一瘦,面面相对,瞪着牛眼,声色俱厉,有时甚至用拳头擂桌子,有时急得下位子跺脚。我和其他同学常是忠实的旁观者。不过,待他俩战事连连升级快到打架时,我就会笑着出来安抚安抚。后来,因其他任课老师的强烈要求,我才不得不将他俩拆分开,君坐教室东,我坐教室西。结果课堂失却了不少乐趣。我希望,课堂有真诚的生机,有真正的智慧。

什么是以生为本?什么叫同理心?看看《适当简化课堂仪式》就明白了。课堂仪式节节有,学生是会倦怠,庄重感是会消泯。但我们为什么没想到简化一下呢?

教育无小事,小事含大义。那年12月13日,警报响起时,王老师给学生讲了些话,几乎全是小事,但每一件都直叩击人心。“在食堂就餐时,不要浪费食物。”“在校园里,尊重所有工作师傅,学会和他们打招呼。”“上课向老师致敬时,站直了。”“不要抄作业,永远不作弊。”“家人接送你们时,让爸爸妈妈把车停在离校门稍远的地方。”“提醒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给老师送礼,那样会害了老师。”“敬重祖国语文,在任何情况下,不说粗话、脏话。”“认真庄重地去做每件小事,对别人的辛劳,要表达感激之情。”说心里话,我作为老师,有的也没做好。能不能在学生中征集下要注意的小细节,整合凝成我们自己的十条或二十条,或编成歌谣,做期国旗下讲话?老师也有些不得不注意的细节,学校管理上也有要易忽略的细节。细节做出品质,学校才有文化。

《课堂最重要的是思维品质培养》。《发展批判思维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我们太多课堂不是这样子的。有次晚自习,黑板上依然写满了各科作业。同学们正奋笔疾书时,一文静的女生走到黑板前,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些字。我值班,背对黑板,以为她是在布置点什么作业。但同学许多讶异,有的还开心地笑出声来。我蓦然回首,发现竟写着某老师的名字,后跟“TMD”,再跟一些感叹号,最后是省略号。这些字的旁边,布置的是英语作业,大意是凡默写错几个的,要重默,每个单词要默多少多少遍。后来知道,那个小女生这次错的多了,就是默一晚上,也默不完,终于忍无可忍了。我除了安慰、开导她,再能做的,就是把那些惹眼的字默默地擦掉。这似乎并不少见。除了教学如此,管理上似乎也常有。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一次回家跟我说,老师让全班背一则调查问卷的答案。她不想背,说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填。我“怂恿”女儿这么做。你想想,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灌输下,会磨损掉多少宝贵的精神品质。有次诗词鉴赏,题意让分析“颔联”,结果答案是“颈联”的。全班很认真地做题,很虔诚地抄了答案“反思”,只有7人提出质疑。神圣不可侵犯的参考答案,可怜的孩子。你会发现,学生越来越没问题可提,也越来越没脾气了。今后怎么可能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品质,做“雄健的国民”呢?(李大钊语)要学生有思想,会思想,老师先得不安分。编属于老师自己的课本,善于启思,让思考点亮课堂……是美好的挑战。但突破重重所谓的规矩”,确实不易。

我真正认识每天面对的学生吗?观念再怎么先进,能违背常识常理常情吗?学校能把学生分成“优生”“差生”吗?今天追求特色是不是成了一场行政运动,成为伪特色,成为后来者的笑料呢?《不需要“特色”的课堂》《这个“式”与那个“法”》,真是好文章。

至于《说“打磨”》,王老师认为,“打磨”,为的是更“光”一些,也许还要更“滑”一些。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磨”,本意有不断摩擦、反复挤压,直至碾碎之意,引申义多取其磨炼之意,如“琢磨”的“磨”,就有思考揣摩的意思,“折磨”的“磨”就有受打击受痛苦的意思。“磨课”,渗透否定之自我否定的反反复复的突围之意。“磨课”,用鲁迅的话说,“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方洲小学夏令老师"新型眼镜",磨了整整56节。这个数学背后蕴含什么?我们磨个几遍,感觉无可再磨,已没有问题,已没有挑战,已没有方向,感觉已然完美无缺矣。夏老师同样磨到那样的遍数时,为何还能不断发现问题并扬弃、调整、纠偏呢?他的那种胆识和力量从何而来?那份执著和痴迷从何而来?他为什么能周复突破精益求精而不辍?他在磨课长征途中,遇到的围追堵截那么多,最令人死去活来也最耀眼的是什么,他到底用什么办法突围的呢?他到底在追求着什么,到底前方有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诱惑着他?从时间上看,夏老师不是不停歇地磨下去,他有调整发酵的停顿,停停磨磨,历时至少半年以上;从团队上看,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但为什么这些人能为之倾情倾智呢?同“56”紧密相联的这个团队,一定充满着醉人的精气神和智仁勇。磨课“56”,是一次登峰行动,最终“一览众山小”,是一场作茧自缚又破茧化蝶之旅,最终飞舞翩翩。磨“56”课,同“56”号教室一样,充满着幸福的追问和自省。数字背后那耐人寻味的东西,不正是我辈专业成长的精神养分?对青年老师、对参赛老师,磨一磨,未必不是好事。

同样,《过多听课于事无补》里,王老师似乎多了点消极。听课,根本不在于多与少,在于怎么听、听出什么和获得什么。听课,需要“丰富的安静”。首先,以一种什么样的听课观去听课,直接关系到听课的姿态。心不在焉地坐满一节课,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这种听课,是灵魂不在场的听课,不是我们所倡行的听课。我们所需要的听课者,不是居高临下的审判者,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真诚的欣赏者、积极的学习者、执著的探讨者和勤恳的反思者。坦诚和自由,是听课的精魂。学习和发展,是听课的主旋律。尽量多听课,智慧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内需和幸福之旅。听课者和开课者,都能放下拘束、担忧、不安,共享课堂教学和教研的苦乐之美,把听课境界从被动提升为自觉,从行政任务提升为自由“玩课”。其次,听课,需要有备而来,有问而来。要上什么内容,可否先研读下相关材料,可否试着想想要是“要是我来上……”,有没有什么疑困或期待。在课堂现场,也要多问为什么,上课老师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个环节,有没有更好的设计,这个问题这么引导好不好,有没有更好玩的有效的办法。学生的课堂反应,怎么解读?“要是我”该如何机智应对?……听课,就是不断困惑和发见的头脑风暴的过程。第三,听课,需要速记。听课,是个动态过程,你激情投入,情意激荡,恐怕认认真真记就跟不上趟了。因为检查逼近,便抄来抄去,再怎么认真,也是浪费时间。那些龙飞凤舞、圈涂满面的记录,再怎么丑和乱,也让人觉得真和美,因为有种东西在里面游走。那听课需要记什么呢?我认为,在尽量记录详细和做好简评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个人的反躬自省。上课要有重点,听课也有,重点就是因某种机缘偶遇,引发了你情意起兴,那涟漪和浪花就是记录的重点。只是机械地记录教学过程,没有听课生成,其实意义并不大。最后,听课,还需观和思。听课,也可称之为观课或思课。观察什么?观现象或细节,观群体或个体。思考什么?基于听和观,多些刨根问底和“剥洋葱”追问,尤其是多些观念思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细节背后的观念,这是课之门道,最需要审视和体味。这是我对听课的一点浅薄之见。

《学生有教学评估的能力吗》《每一步都要讲“有效”吗》,真希望更多校长看到,尤其是教师发展中心的老师们。《不宜“推门听课”》我需要再细读,再掂量,毕竟还需要。多让素课、真课,少上装修过度的课、少上表演课。“一堂假课能毁掉学生”。其实,课堂上,“教师也在学”。学无止境。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提笔在扉页上写一竖排字:“做王老师一样的老师”,然后,又用小字写了另排:“王老师肯定不喜欢这种说法。”

王老师的教育精神,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缺的。有了这种精神,无论对我教师个人,还是我对整个教育,心里才感到踏实,有底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课堂里散步——读王栋生老师的《课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l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