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雨
下班了就匆匆回家,因为爱人出差回来了,我们一起吃完晚饭就到解放路居委会前面的操场散步。寒夜里细雨霏霏,我戴着小姑送的帽子和漂亮的手套,感觉还挺温暖的。
这操场在六角亭烈士陵园的下面,园外黑色铁门已被锁上,透过铁门能看到一级级阶梯的尽头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二、三十年前我就在附近的一小读小学,学校每年清明组织我们到这来扫墓。因为上面有好多防空洞,平时我们常跑进去玩,同时祭奠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还清晰地记得有次和同学们到烈士陵园里去玩儿泥巴,我们把黄泥巴捏成了各种动物形象,正玩儿得起劲儿,一位叔叔和阿姨在石凳坐下来休息,他们笑眯眯地说“我们小时候也和这些娃儿一样玩儿过家家、捏泥人哦!”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奇怪的是那一幕却清晰如昨,他们的长相、笑容、说话的声音和语气仿佛还在眼前。只不过当初的小孩也早已变成了中年的他们,现在看着操场上做游戏的孩子们唏嘘叹息,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这个操场有着我孩童时的记忆,我们小时候这操场的中央还有一个用砖石搭起来的高台,上面可以坐许多人的。夏天的傍晚我们常常坐在这个灯光球场看人们进行篮球比赛。最初是看爷爷打球,我的爷爷在老城里很有名气,因为他有个响当当的外号“黄大汉儿”,意思是个子高、块头大、力气大。他老人家的篮球打得特别好,是优秀的中锋。他善用身材优势的技巧,在禁区对对手造成莫大的威胁。
在这个操场上,夏天举行篮球赛,冬天春节前举行舞狮子、舞龙比赛。我爷爷就是舞龙头的人!他可以把那个用竹篾细铁丝扎成的龙头舞得飞起来。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彪形大汉的他舞龙时灵活的样子,感觉他就像龙一样在空中飞舞着、穿梭着。那时他厚实的肩膀常常背着我,我就像做梦一样,仿佛趴在龙背上遨游一般。
当时还在这操场上举行过高脚马的比赛。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后退。土家山寨用脚代替雨靴踏过泥泞的穷困,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人们依然留恋站在脚马上高瞻远瞩的好处。我的小叔个子不高,但平衡功能特别强悍,他参加过全省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高脚马比赛,并取得过名次。
比赛的时候这灯光球场上灯火辉煌,人们在高台上全都坐满了。平时白天不比赛的时候,我常常从学校里偷跑出来,在主席台下面的阴凉处睡大觉。我的小学生活和这个操场有着不解之缘。
原来的操场现在变成了广场,原来中间的高台已经拆除了,还留有几棵老梧桐树,冬季里黄叶依然未曾全部落下。每天晚上有人在这里跳广场舞、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还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有许多老人,也有许多孩子,这里成了运动的海洋、欢乐的天空、音乐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