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不仅场面宏大、人物繁杂,而且版本众多,《红楼梦》究竟有多少版本(这里版本一语取广义,包括刻印本和写本),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计,达一百二十余种。再加之作者自己“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又经过他人续写,所以全书在很多细节上留有悬疑的地方,后世的红学家们也是争论不休。
以书中人物年齿排序而论,贾府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四个女孩,比如大小姐元春、三姑娘探春是荣国府贾政的女儿;二姑娘迎春是贾赦的女儿;四姑娘惜春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她们被贾母集中在荣国府,由贾母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依照年龄大小排序。
由于贾府四千金早期整天生活、玩耍在一块,有系统、清晰的排行比较容易理解,如若不然,日常的教养、供给和称呼体系就会混乱不堪。所以自然也要重新在整个家族通房体系下排序:贾元春是“大小姐”,贾迎春是“二小姐”,贾探春是“三小姐”,贾惜春是“四小姐”。当然,这里的“家族”主要是指宁国公、荣国公这一系列传下来的正支,不包括旁系的。
但男丁就不一样了,由于宁府和荣府是分开的,从全书来看,男子的排行有时是分开,有时又合起来的。以贾琏为例,《红楼梦》通行本《冷子兴演说荣宁府》一回中冷子兴曾说:“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其实后文也有一笔带过,贾赦还有一个庶出的次子贾琮,可见贾琏明明是荣国府长子贾赦的长子,却为书中一直被称为“琏二爷”,个中原因,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知道,贾宝玉被称为“宝二爷”,就是因为贾政有贾珠、贾宝玉、贾环这三个儿子,从贾政这一支系来看宝玉“行二”;依照此理,贾琏该称“琏大爷”才对。由包括王熙凤在内的众多人等称呼贾珠的遗孀李纨为“珠大嫂子”来看,贾珠比贾琏年长是很显然的。如果仿照贾府女孩例通族大排序,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依照年龄依次该称呼为“珍大爷”、“珠二爷”、“琏三爷”、“宝四爷”才对。
问题是贾琏既没有依照贾赦这一支系被称为“琏大爷”,也没有依照通族大排序叫“琏三爷”,而是在书中自始至终被称为“琏二爷”。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有人认为本书原作者曹雪芹在成书之前整体框架构思中为贾琏“准备”了一位哥哥,但是在实际写书过程中,觉得这个“哥哥”可要可不要,是个鸡肋似的人物,所以干脆不写不出场了,但是一时疏忽没有在定稿中删除“琏二爷”,改回“琏大爷”。
还有人认为《红楼梦》中贾琏原本就有一个哥哥,只是在曹雪芹来得及成书的现存八十回中还未出场;曹雪芹的本意是要在后四十回里安排“哥哥”贾瑚(一说贾玫)早夭。贾瑚是贾赦与其原配的嫡长子,贾琏的兄长。贾琏被称为“二爷”,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因为贾瑚不像贾珠,死的时候年纪太小,又没娶妻生子,所以之后没怎么被提起。虽然死了,但他长子的位置是不能变的,贾琏便是随着贾瑚,因而称贾琏为“二爷”。
“瑚琏",是宗庙礼器,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指国家宝贵的人才。高门大户用好字眼来给子女取名很常见,比如刘备给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刘封”、“刘禅”,“封禅”是皇帝的特权;孙坚的两儿子孙权、孙策连起来就是“权策”天下。瑚和琏,用来给兄弟两个起名兼排次序,是非常合情理的,这也可以作为以上观点的佐证。可惜续写的作者没注意到或者注意到却不知道怎么恰如其分地写这位潜在的“琏大爷”。
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贾琏出生时,贾赦与贾政尚未分家,各房的儿子因分房居住,也就分别排行。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贾珍一直被称作“珍大爷”,远支的贾瑞叫“瑞大爷”。贾琏排行在荣府第二,自然而然地,贾琏顺着贾珠排下来称为"琏二爷"。
后来贾赦与贾政分家,大房贾赦搬到别院去住了。由于贾母偏向贾政,让王夫人管家,贾琏既是贾政的亲侄子,又是王夫人的的内侄女婿,与贾政夫妇的关系极其密切。所以贾琏、王熙凤夫妇二人还因协理家务为名,随同贾政夫妇同住荣国府正院。
因贾政的大儿子贾珠过世早,因此贾琏实际是相当于过继给了贾政做儿子,“琏二爷”的称呼没有必要改变,再后来王夫人很不容易地又生下贾宝玉,但是贾琏"琏二爷"的习惯称呼被保留下来。宝玉出生,就跟着贾珠排行,所以也是“宝二爷”,然后是贾环的“环三爷”。
其实,《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通过“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其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我们大可不必盯着这些支微末节去钻牛角尖。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