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教授提到我们在进行单元设计时,要保持两种思维方式同时进行,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并借用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进行隐喻。
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
望远镜思维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总体框架”,只有这样目标才能被层层落实。通过望远镜思维,我们会突破微观单元的狭窄视野,在头脑中形成中观单元和宏观单元,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总体框架”。如同盖房子之前,我们就要对房子有一个整体的架构。这样即使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以微观单元来组织,但只要做到了“心中有数”,具有整体愿景,明确了最终的目标,师生就能始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且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
望远镜思维可以理解为“向外扩展”,不仅要思考“单元与单元的关联”,还要思考“单元与学科的关联”“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也就是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迭代结构,通过更高位的大概念引领,达成深度学习。
就像我们在规划一学期的英语教学时,可以采用望远镜思维。先设定一个宏观的教学目标和框架,比如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然后,将这个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中观单元,比如“家庭”、“学校生活”、“购物”等主题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下,再设计具体的微观教学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听力练习、对话模拟等。
1. 单元与单元的关联
单元与单元关联的统整法表现为,我们可以从整册教材、整个学段甚至跨学科来看单元与单元的关联。这里最为常见的统整线索就是“同一主题”,即从主题出发寻找单元间的关联,再提炼大概念。当然也可以直接以大概念为线索,寻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结。单元与单元关联的基本点法,是以某一单元为基点寻找其他单元的关联。
案例
以PEP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s 与 五年级上册 Unit 1 What’s he like?这两个单元为例, 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s:主要围绕“朋友”这一主题展开,涉及“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多角度介绍和描述朋友,分享朋友之间的趣事,懂得珍惜朋友间的真挚感情。
五年级上册 Unit 1 What’s he like?:进一步深入“朋友”这一主题,侧重于描述人的性格和外貌特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来描述他人的性格和外貌,并表达自己的喜好和看法。这两个单元在主题意义上具有紧密的关联,都围绕“朋友”这一主题展开,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在四年级上册 Unit 3 中学到了关于朋友的一些基本词汇,如“friend, name, age”等;而五年级上册 Unit 1 则进一步学习了描述性格和外貌的词汇,如“kind, funny, tall, short”等。这些词汇在后续的学习中会不断重复和巩固,形成词汇量的积累。
此外,四年级上册 Unit 3 中学习了如何询问和回答关于朋友的基本信息,如“Who’s your friend? He/She is…”;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朋友介绍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而五年级上册 Unit 1 则学习了如何描述他人的性格和外貌,如“He/She is kind/funny. He/She has big eyes/small nose.”等。这些句型在后续的学习中会不断扩展和应用,形成语言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设计一些描述人物性格和外貌的教学活动,如“猜猜我是谁”、“我的朋友画像”等,让学生在描述和猜测中巩固所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提升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主题意义、知识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关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PEP《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s 与 五年级上册 Unit 1 What’s he like? 这两个单元在单元与单元关联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内在的逻辑性。这种关联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单元与学科的关联
对单元与学科的关联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从学科专家思维的视角来看,这个单元应该教什么?或者说这些单元如何教才能有助于学生建立学科的专家思维,形成专家素养?这个单元的学科大概念是否与更高位的学科大概念相关联?学校教育以学科的单元为主,因此就要考虑单元与学科的关联,这里同样也可以使用统整法和基点法。统整法以上位的学科大概念为轴,对单元进行整理,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建立起学科和单元之间的关系。基点法是将某个单元作为基点,将它与学科上位的大概念进行关联。
3. 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
对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哪些单元之间的关联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形成跨学科大概念?或者从跨学科大概念出发,可以统整哪些单元?这里的统整法体现为以一个跨学科大概念辐射各学科,可以按跨学科大概念来统整单元。此外,还有一些跨学科大概念,看起来像学科大概念,但实际上也跨越单一学科。将单元与跨学科的其他单元相关联,也有助于我们对大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基点法点则表现为某一单元的学科大概念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
4.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
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在现实世界中,单元的大概念如何运用?单元的大概念可以体现在哪些问题的解决上?望远镜思维最重要的是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每位教师都需要从未来的角度审视整个学习对于学生的“生活价值”,思考单元的学习对他们未来解决真实问题有哪些帮助,而不是将目光局限于眼前的考试,把知识点全都过一遍,或者盲目让学生“做”,参加各种活动,将动手和动脑相混淆。学习只有着眼于未来,才能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是不断累积的,否则就是“近视眼”,只能抓住眼前的短期目标,如此教育必然会出现很多损耗和浪费。
单元与世界相关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英语学科中最为常见。例如我们四年级的weather这一单元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在不同的天气里,他们的出行、穿衣、活动都是不同的,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用的。
统整法表现为从素养目标出发来整体性地考虑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基点法则是指在具体设计某个单元时,教师应该有将单元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意识,否则很容易只教了小概念和方法,没有建立起大概念,也很难使学生形成素养。
教师在设计关于“环保”主题的单元时,可以运用统整法将单元内容与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等现实世界议题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探讨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单元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而在设计关于“购物”主题的单元时,我们可以运用基点法将单元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相结合。通过模拟购物对话、了解商品信息、比较价格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样的单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