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读点资治通鉴(7)商鞅变法立信为先

读点资治通鉴(7)商鞅变法立信为先

作者: 青贤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1:58 被阅读0次

上一小节说,凡是改革一定有阻力,但阻力是大众共性的、常态化的,不必太过多虑。只要是有利于大众的,那就放手改之,有成果了大众自然就接受了。

但是,解决了改不改的问题之后,推行之中的阻力如何破除又是另外一方面。

改革改不动怎么办?这时候很多掌舵人的做法是杀鸡儆猴,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说起来杀鸡儆猴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对,背后的逻辑是让你相信违反新制度一定会受罚,从而敬遵从制度。但这种做法相当粗暴,甚至招来更大的抵触情绪。那么究竟如何树立改革的突破口呢?商鞅的做法值得借鉴,这就是城南立木的故事。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商鞅在城南立了根三丈高的木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十金,这么容易的事当然没人信。而后商鞅就把赏金涨到了五十金,终于有人去搬木头了,果然商鞅就赏了他五十金。在此之后,商鞅才颁发了新的法令。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改革的突破口最好具有如下几点特质:

1.用奖励代替惩罚。毕竟人都是趋利的,用奖励诱导更容易得民心。

2.重点树立执法信誉而非培养亲附执法者的人。商鞅的做法中并没有把搬木头的人树立成典型,但在企业改革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样做会模糊了真正的重点,将视线从执法信誉迁移到执法者的个人形式风格上。因为依照制度,该赏的已经赏了,树立标杆则是你作为执法者个人多给荣誉,而非依照制度他改得的了。

3.扩大影响,全民皆知。设计突破口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改革是已经开始啦,执法的团队一定会按照制度执行,请所有人相信,也请所有人遵守。因此影响力必须扩大化,而非在小范围搞一搞。

突破口做好了,这是立信的过程,但改革执行其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坚定的改革就应该建立在守信的基础上,这时候杀鸡儆猴才能派上用场。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商鞅变法实行一年的时间里,老百姓各种说新法不方便。正赶上这时候,太子触犯法令,商鞅于是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彼时不可对上做出刑罚),之后秦国人就都遵守法令了。可以看到这时候才是杀鸡儆猴的时候。可以看到,杀鸡儆猴能成功的关键点有两个。

1.等一个矛盾对立的时机。就是说得等到负面的改革阻碍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泼冷水效果比较好。

2.被处罚的人要相对位高权重。只有处罚个位高权重的人才能让普普通通的大众信服。就像很多将军出征前都会拿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亲国戚祭刀,从而让所有将士忌惮,乖乖的执行军令。

学到了改革中的处理办法,那么改革如何收口,如何在制度普遍推广之后去改革化?这一点,商鞅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如上文所言,“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当初说制度不好的人,因为这十年中的变化,现在都来说制度好,商鞅就说这些议论制度的都是乱民,把他们迁到了边境,从此就再没人议论制度了。

其实,改革中说制度好或是不好的就是那一拨人,来回来去的嚼舌根。当改革接近尾声,制度已经常态化,就没必要再去强调“改革”,这时候让这拨人闭嘴才是改革真正的收尾工作。制度不需要议论,制度只需要执行,这恐怕是一次改革能留下的最好结果。

所以说对一次变法而言,始终贯穿的是“信”,通过立信、守信的过程,让大家归附,遵守制度。相当于现在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正如司马光所言,无论是治国还是齐家,如果不能信诺,说出的话咽回去,发布的制度不执行,那离心离德是早晚的事。这也告诫所有的改革掌舵人,言出必行的重要意义,千万别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诺,不然再发出制度条令就成了狼来了的故事,谁还会听信你。

相关文章

  • 读点资治通鉴(7)商鞅变法立信为先

    上一小节说,凡是改革一定有阻力,但阻力是大众共性的、常态化的,不必太过多虑。只要是有利于大众的,那就放手改之,有成...

  • 商鞅:成也变法 败也变法

    商鞅,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商鞅变法,其次还有徙木立信的典故。殊不知,商鞅成于变法,死于变法,半生为秦孝公赴汤蹈火,到头...

  • 读《资治通鉴》

    卷二:时间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321年。主要故事:商鞅变法、徙木立信、围魏救赵、庞涓之死等等。 1、商鞅变法,引...

  • 1227/2022

    学习《资治通鉴·商鞅变法(上)》有得: 商鞅变法,很大程度上消灭了中国贵族。 十家连心,想起了王阳明先生的南赣乡约...

  • “徙木立信”中的木头,真的那么容易扛得动吗

    说到商鞅变法,自然免不了提及徙木立信。 今天看来,“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是搞定...

  • 商鞅结局给我们的职场教训

    商鞅变法恐怕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商鞅通过城门立木,扛木赏金为秦立信,变法强军使秦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六国...

  • 3月26日 周日 晴

    读资治通鉴,从秦王嬴政即位一直到秦二世而亡,突然有了一点疑问: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期间几代秦王都勤于为政,励...

  • 《资治通鉴》-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法”。 同时代也有吴起等变法,而商...

  • [碎语杂记]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读资治通鉴商鞅变法的故事。主要人物是秦孝公与卫鞅。 一是变法的背景。秦孝公发奋图强。 秦孝公他爹秦献公死了之后,秦...

  • 《资治通鉴》07|商鞅?卫鞅?姬鞅?公孙鞅?

    关键词:资治通鉴背景知识商鞅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听说过商鞅这个名字,提起商鞅变法,对他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但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点资治通鉴(7)商鞅变法立信为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c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