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向阳花码字成文
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作者: 可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09:14 被阅读5次

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评高和小说《牛人》

1980年代初,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曾名燥一时。

小说围绕着农民陈奂生上城后发生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背负着沉重封建思想的老一代农民形象,概括了当时农村面貌的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通过作者的细腻描写,一个质朴憨厚却多少有些阿Q般自欺欺人而又妄自尊大的农民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30年以后,高和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牛人》。说的是闽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的青年农民庄水桶进城后遇到的不同身份的人,与不同的人发生的种种真实且荒诞的事。

虽然同是农民,庄水桶与陈奂生却有着本质的差别。30年,在古代中国或现代欧洲,可能是波澜不惊。而在当下中国,那可是波涛汹涌。一个外国人曾说,“一个西方人活三百年才能经历的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三十年就够了。”

这三十年的巨变,将大部分国人从里到外都彻底地换装,何况是生长在改革开放窗口的以厦门为核心的闽南金三角的庄水桶。所以,庄水桶一进城一亮相就展露出新生代农民的气质和才华。

庄水桶进城第一次亮相的场景作者可是煞费苦心的。巴星克咖啡店,虽然与星巴克有着一字之差的天壤之別,虽然有模妨冒牌水货之嫌,但毕竟是充满国际的现代的地方。难得可贵的是,从山沟沟里跑出来的水桶坐在带有腥味海风吹拂下地喝着味道怪异的咖啡时,没有了陈奂生花了对他来说近乎天价的5元钱的县招待所高级房间时心疼不已,而后回家后在乡人面前炫耀的满足。水桶只是觉得咖啡其实没有铁观音好喝,如果不是为了发票报销,他是不会来这种鬼地方的。

所谓的质朴憨厚是不适合庄水桶,当下城市已经没有质朴憨厚的农民的生存空间。为了生存下去,庄水桶虚发小广告,与他人合作做假证,盗挖古树名木,以至到将地沟油变成食用油。从而在城里买车买房,成功将乡下人变身成城里人。庄水桶的成功拆射出中国这三十年来的一部分社会图景。金钱已经成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也只剩下了金钱。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追求成功不仅没有得到针砭,反而成了不二之选。这不是庄水桶们的错,只是适者生存罢了。

小说最后,租辈的质朴善良突然回到了庄水桶身上,他断然停止将地沟油变成食用油。虽然显得有些突兀,但可以窥见作者心中的人性之光。

高和到厦门已有些年头。但我发现,《牛人》中的语音,场景都很闽南化了。特别是对富有闽南方言的骂人的口头禅的运用,既自如又不让人生厌。显现出作者对生活洞察的锐利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

相关文章

  • 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评高和小说《牛人》 1980年代初,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曾名燥一时。 小说...

  • 陈奂生上城

    听着从国外回来的朋友操着一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不到半年,就洋化了,可惜蜕变得又不完整,给人的感觉...

  • 《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谢冕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4.3 作为村子里的居民的陈奂生难得一...

  • 后背的孤独

    后背的孤独 ——读《父亲进城》有感 曾笑过陈奂生进城的土气、愚昧,也经历过过城的尴尬与无奈,但读了《父亲进...

  • 读《连城诀》之乡下人进城

    隐约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陈奂生进城》。大约讲的是乡下人陈奂生进城,不熟悉城里的环境和行为习惯,以至于闹出很...

  • 孟昌明:进城

    进 城 从一箭河到乌鹊桥让我想起来很多年前高晓生写的《陈奂生上城》——灵岩山下大隐于市的海晏河清一下子被十全街的喧...

  • 夜郎大酒店之旅

    怀着好奇之心进入神秘之所,感觉就像陈奂生进城。两张床,一个沙发,一把椅子,有卫生间,有浴室,该有的有,环境舒适,窗...

  • 365一班文章点评|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想飞上天,和太阳煎饼煎。叶往这次玩大了。 跨班点评的感觉像是陈奂生上城、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回呀!机会难得,下一次...

  • 《陈奂生进城》:新社会浪潮下农耕文明的困境

    文/张亚良 高晓声是老一辈小说家了,其小说艺术的成就及对中国文坛的贡献自不必重申。特别是他取材于改革开放初期《陈奂...

  • 日常演播练习0630

    日常演播练习0630 一、绕口令练习 陈庄程庄都有城,陈庄城通程庄城。陈庄城和程庄城,两庄城墙都有门。陈庄城进程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陈奂生上城到庄水桶进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md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