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期,正为新课改之时,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历史课本,虽是寥寥几语却都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孩子个性要被尊重,多方面发展孩子,不能只看重学习成绩。
那时,还是祖国的一棵花骨朵的我,虽不懂得什么,却也暗暗决定:以后一定不当一位只看重成绩的老师,肯定是要爱孩子,发展孩子的特长的。直到今天,即将走上正式讲台的我,这理想终于被现实小小的冲击了一下。
话题一转,最近微博持续热点之一除了明星们的各种轶事,熊孩子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先来看看这一位,家里着火熊孩子开心大喊:我把书包都甩进去了!看完后你肯定是苦笑不得,但毕竟是家事,人家开心就好。
孩子幼年,我为什么不赞同个性化发展?可要伤害到别人家财物,家长可能就不会觉得自家娃可爱了!看看下面这条新闻,估计任谁也笑不出来了!
孩子幼年,我为什么不赞同个性化发展?这些熊孩子该怎么办?更可怕的是“熊家长”们还一直自诩个性化发展,更加放任自流。
一、先规则,后个性化
他们可能忘记了,有一种存在叫做“规则”。
以前《读者》的一篇文章估计引发了不少共鸣,文章讲的是妈妈按照老师的采购清单去买文具、去买舞蹈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仅款式、价格指定,购买的地点也是指定的。女儿本已有舞蹈鞋,可是这位妈妈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不得不跑了许多弯路。当时我读完,也是和大众一般惊讶于流水线形式的教育。
但随着我离教师上岗的一步步走近,发现教师这么做也许是无奈之举,但更多的是培养的规则意识,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同样的文具、款式我想老师原本也是不愿费心力检查指点的,但学生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太小各种想法直言伤人,从攀比家里的房子车子到文具。一个书包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小孩子间打闹极为正常,可一旦几千元书包被损坏,家长怎能愿意?只好协商赔偿,被赔偿的家庭若是认为太贵拒绝,那么最后的锅还是甩给了学校。
你说这种事情错误在谁?是家长不该买吗,好像也没有这种明文规定。那责任完全在学生打闹?好像更多的纠纷在赔偿上。
初入小学的小宝贝们,总认为自己在家里是中心焦点,在学校也还是一样。各种炫耀攀比少不了,更可怕的是为所欲为。拿没教养当个性,高铁火车上吵嚷的小孩子总是被一句“他还小嘛”糊弄过去,但车上的阿姨大叔小鲜肉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不仅怼“熊孩子”更主要的目标是“熊家长”。
“你的娃你不教育,我就替你来教育。”是“怼怼人群”的心声,“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讲话”、“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这些规则好像在个性化的冲击下犹如旧时遗物,不再那么受当下家长的重视了。上文中提到的《读者》中的那位妈妈,发挥了自己丰富的联想,从自家孩子到大家孩子到未来孩子,好像全都似流水罐头一般被打压。其实,脑洞小一点儿,个性化完全有时间等你发展。
二、个性化到底是什么?
或许你会接着问,那到底什么是个性化呢?我相信大家也都发现了,只要你有“别人不可替代的技能”,那么多元时代,你一定能走的下去,而且走的顺风。我理解的个性化即重视孩子的兴趣点或专长并全力发展下去,从而成为与别人不同的标签。也就是说,孩子喜欢计算机,家长就全力培养;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那咱就别忽视,等修炼的比别人突出时,这就是孩子的“个性”了。如今,在清华附小等等名校里,就算孩子喜欢汽修,学校也提供条件让其学习。
三四线城市的家长也别灰心,各种兴趣班层出不穷的时代早已来临,但也别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去为自己博得面子。如此这样,兴趣没能产生,可能产生的是“仇恨”了。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更容易坚持,也就走的更长久。增大成为“个性”的几率不是梦。
上文提到个性的时间维度可长呢,像是如今的大学生、体制内的工作者等,只要想去做,发展个性很简单。一位工科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于是大学期间天天泡图书馆,看的不是专业书而是感兴趣的广告业,毕业之后也成功进入了广告领域。而广告媒体从业者体现的敏感性、钻研度、灵活性也就成为了这位工科生的标签。
我们有时候猜测别人的职业,往往依据对方的言谈举止等性格特征。举个例子,汉语言文学与学前教育两个专业都是女生居多,但前者是以气质为主,后者的时尚活泼风格则更突出。
三、规则的养成不会阻碍个性化发展
聊了这么多有关个性的问题,你也许早就意识到了:规则是基础,就像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并不意味着基础公式就不需要掌握。眼前的路已开头,通向远方却各不相同,有的喜欢北方的寒俊,那么就独辟一条闯北之路好了。有的则被南方的清婉所迷,嗨不管这么多,我就奔着那儿去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