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发生了几件好像对中国很不利的事: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在台湾港口停靠军舰的议案,特朗普随后又签署了对台军售案,美国军舰又进入中国西沙12海里内巡航,日本“出云”号准航母进入中国南海进行军演,印度军队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国施工并形成对峙,蔡英文在不断去中国化等等。很多“爱国”人士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指责官方只会抗议,诸多喊打声也不绝于耳。草根哥想提醒这些人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虽然表面上看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抗议,但实际操作已与过去大相径庭,草根哥姑切称之为“闷声发财”战略。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少说多做、只做不说,甚至是以说掩做,目的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尽可能减少正面冲突。这一战略尤其适用于当前中国发展所处的阶段:崛而未起。从各方面的环境来看,在不长时期内,中国很有可能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但前提是中国要保持稳健的前进步伐,不能被突发事件打断。如果中国过早与世界大国尤其是美国发生冲突的话,中国的崛起进程就可能中止了!所以,目前我们不能轻言战事,至少不能主动出击。另一方面,当我们的核心利益受到冲击时,我们又不能袖手不管。怎么办?暗中做,小步快走,渐控优势!
在东海,钓鱼岛原在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但我们抓住日本急于通过购岛实现对钓鱼岛完全控制的失误,一举打破了日本单独控岛的局面,实现了中日交叉管控的新态势。我们的动作有:实现了海监渔政船的定期巡视,公布了钓鱼诸岛的各种数据和名称,设立了东海防空识别区,保护中国渔民在这一区域的正常作业,联合马英九共同应对钓鱼岛之争等。这些举措都是按我们的节奏进行的,环环相扣,令日本疲于应付,失去优势。
在南海,通过与菲律宾的对峙,我们取得了对黄岩岛的控制权。这带给我们的警示是:如果威慑能起作用,我们又何必对一个弱国动武呢?后来我们在明有越南、菲律宾正面对抗,背后有美日等国支持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了扩岛工作,使我们有了“立足”之地;随后,我又以美国在南海的不断巡航,东南亚相关国家与域外国家在南海的军事演习为借口,不断把各式武器布署在所控岛上,目前我国对南海的控制正在形成优势。现人在美国军舰,飞机还敢来,相信再过几年它未必有这种胆量了。比如在反潜方面,我方已把4架最先进的反潜机、3架BZK-005无人侦察机和2架空警-500预警机布置在海南省陵水基地,再加上在南海布署的其他反潜设备,美国潜艇游走南海的胆量会越来越小。
在台湾,由于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我们几乎切断了所有对台有利的原有两岸交流渠道,使台湾的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打击;在国际上,我们不断压缩台湾的活动空间,在让其“南向”政策落空的同时,也让台独分子在国际上失去尊严感。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些“闷声”动作的有效性:蔡英文的支持率直线下降,台独势力开始分裂,支持台独人数也在减少。
在中印边境,虽然印度小动作不断,但我方一直保持克制。主要是因为中印都是发展中大国,两国发生剧烈冲突,双方经济发展都会停滞,正中美国下怀,美国会趁机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中国的忍耐当然是有底线的,现在印度的举动已触及中国底线,如果印度先出手,中国会趁机再教训一下印度,但中方不会大规模与印度作战。到时就看印度识不识相了:早撤还有台阶下,晚了里子面子全失!

所以,在观察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时,既要看到表面,也要体会用意;既要看到中国的不惹事,也要看到中国的不怕事;既要看到处事中的柔,也要看到其中的钢。在未来的几年里,“闷声发财”仍将是我们的重要行事紧略,我们普通民众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要因一时的冲动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要我们站稳脚跟,世界上就没有力量能轻易把我们撼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