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道德经》的版本很多,每一位译者所做的翻译和所做的解析以及所举的例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为了方便想看原书籍的朋友查找,还是写清楚译者的姓名比较好一些。本人选的版本,是译者蒋信柏的版本。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
译文:
兵家有言说:“我不敢挑起战争,而宁愿防守,不敢盲目进击一寸,而宁愿退后一尺。”
这就是说,虽然有行动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虽然手执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
灾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法宝。
所以在两军势均力敌的情形下,怀有仁慈悲悯之心的军队能取得胜利。
本章是接上一章对用兵之道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的主和客,是指战争的挑起者和被动迎战者,寸是极短的长度单位,尺比寸稍长,用尺和寸来形容战争的不可挑起性,在不得已的战争中,要以退为进,切忌轻举冒进。
从历代的历史中,我们知道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在根本上已经输给了别人。
为什么?
因为侵略方主动出击,对方就为正义而战,人都是有正义感的,对方的民众因我们的贸然进攻而心怀愤怒,其战争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其还击的力度就会很大,对侵略方是极其不利的。
如果一方守而不攻,给另一方主动出击的机会,被动反击那边的士兵就会愤然还击,制敌于败局。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都会被对方视为凌辱,就会有遭受反击的可能。
比如,现在依旧想称霸世界的某国,总想用武力侵犯别国的主权,最后不得不以战败收场。
所以,主动进犯别人应极力避免;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后退一尺,表现出谦让和宽容的美德,虽然仅为微不足道的一尺,却会感化对方,使对方也以退让相待。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有行动却好像没有采取行动,虽然举起手臂却好像没有举起手臂,虽然手执兵器却好像没有兵器,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没有敌人存在。简单来说,就是一切有却似无,看似无为却有为。
我们已经多次说过,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骄傲轻敌必败无疑,这是军事中的重要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果骄傲自大轻视他人,违反道德准则的话,一样会受到惩罚。
“哀者胜矣”,“哀”不是悲哀,而是心怀仁慈的意思。在战争中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才能在战争中不滥杀无辜的生灵,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一颗仁慈之心,生活才会和平、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