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六十五」能成其大

作者: 迁遇 | 来源:发表于2021-09-09 19:46 被阅读0次
书籍封面

题外话:

《道德经》的版本很多,每一位译者所做的翻译和所做的解析以及所举的例子,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为了方便想看原书籍的朋友查找,还是写清楚译者的姓名比较好一些。本人选的版本,是译者蒋信柏的版本。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味之心去品味。
以小为大,以多为少,用恩德报答仇恨。
解决难为之事要从容易处着手,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入手。
凡是天下的难事,都必定从容易开始;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从微小的事情做起。
因此圣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他的伟大。
凡是轻易许诺必然会失去信用;凡是把事情看得简单,必然会困难重重。
因此,圣人总是认真对待困难,所以,他才反而没有困难。

本章主要讲了自然无为思想的含义。

无为的含义是做任何事都不要掺杂自身的主观意志在内,不要妄图用自身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事物的客观属性,而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能够不把自身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行为之中,也就做到了自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无为实际是在讲一种自我修养的思想境界——一种抛弃主观而顺从客观的空灵澄净的思想境界。

这种思想的实践解说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变少,少事变无,以德报怨的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妥协和调和的世界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永远都无法逃避矛盾与斗争,因此我们要把矛盾与斗争从激烈的对抗拉回到相对平和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慎终如始,把矛盾与斗争在其刚刚萌生之时就消除,并通过谨慎小心的行事方法而不使新的矛盾与斗争产生。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修道的真实境界。每有事发之时,德之苗自然会出现,不需你为,你事,你味,只需“发现”“明白”。但是,就算是这个“发现”“明白”的过程也千万不可好高骛远。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困难的事情要从易处着手,实现求道的远大理想要从细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入手,所以有道的人从来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轻易地允诺是不足信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有道的人遇见事情总是把它看得很艰难,因此最后反而没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我们如何解决这些事情,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态度。

我们对事情的态度不一样,事件的难易就会相互转化。

如果我们做事情,都从易处着手,都从细微处入手,天下就不会有什么难事能难倒我们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后感「六十五」能成其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bc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