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因茶而生,茶因盏而妙
建窑以生产黑瓷建盏而著称,因生产工艺的精湛,在两宋时到达了鼎盛,开辟了实用功能与艺术欣赏的崭新天地,那些文人墨客更是吟诗做赋,影响深远,各地的窑口也开始争相效仿。
看似默默无闻的茶洋窑究竟与建窑之间又有着多深的联系?
1、遗址分布
茶洋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区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自然村,所以被叫做茶洋窑,跟市区的距离有25千米。
于1980年3月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截止目前有发现窑址十余处:
窑址分布于闽江北岸,来福铁路北侧的山岭中;
分布地点有大岭、安后、马坪、生洋、碗厂、罗坑等。
其中,
宋代时期的有大岭、案后作为代表;
清代时期的有碗厂等。
2、瓷器类型
茶洋窑创烧于北宋中晚期,到了元代末期逐渐衰落。
烧制的产品大致有青釉、青白釉和黑釉,另外还有兼烧绿釉和釉下彩绘等,可以说是真正集龙泉窑、景德镇窑和建窑三大窑系于一身。
其中烧造黑釉瓷器的年代大约是在南宋中晚期至元代末期,这个时期的黑釉也是以建窑最有名气,所以再其影响下大量烧造。
器型以碗、盏为主,
另外还有杯、盘、碟、洗、壶、罐、炉、钵、盒、水注等。
但建窑本身的茶盏每个都不一样,何况还是仿制,所以两者也是有一定的区别。
3、建窑与茶洋窑的区别
在艺术的殿堂上,仿制也可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下面说说两者的区别:
01
茶洋窑束口碗口部较宽大,腹部较浅;
建窑束口碗的腹部较深。
02
茶洋窑束口碗口沿曲折不堪明显,腹下部急剧内收,底足挖足较浅;
建窑束口碗口沿都有一圈明显的曲折线。
03
茶洋窑白复轮的束口碗,口沿处施淡青釉或灰白釉,俗称“白复轮”;
建盏口沿处似芒口,呈褐色或红褐色。
04
茶洋窑黑釉瓷器的胎体多呈灰色或灰白色,含铁量比建窑要低,只有少量呈灰黑色;但灰黑的胎骨较粗,所含沙砾也比较多。
05
茶洋窑黑釉碗釉层普遍较薄,釉层不匀,施釉往往不及底,很少有垂釉现象,釉色呈酱色或酱褐色,兔毫的纹理也没有建盏明显和流畅;
建盏黑釉釉汁肥厚,兔毫、油滴等变化无穷。
4、历史进程
纵观茶洋窑的烧瓷史,于北宋中期才开始创烧,宋元之际规模最大,烧制的品质与器型也是最多,达到人生巅峰。
不过,依据当前资料,茶洋窑在明代的时候是处于停烧的阶段,至于原因目前就没人知道了。
但是,进入清代后又开始烧制瓷器,产品是以青花为主,器型有碗、盘、碟、杯等等。
这样的发展情况与福建境内的一些陶瓷业发展状况基本一致,如果要说原因的话,跟该窑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茶洋窑的地理位置紧靠闽江北岸,有一金砂驿,是自宋元以来很重要的驿站,其他窑口在流通出海时很多要经过这里或停歇,也许正是由此,茶洋窑才能取百家之所长。
从以上简单分析看,茶洋窑吸收、融合、包含了建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省内外诸多窑系的技术成份,且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作风。
正因如此茶洋要才能成为福建省少数几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遗址之一。
宋人茶事,由盏开始。
文章由【夫物盏集】整理发布,专注于建盏、宋瓷、宋代历史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