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根据社群冉老师分享整理而成。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拖拉?
他自己感兴趣的事;
孩子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让他觉得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妈妈少唠叨,越唠叨越会给孩子贴上拖拉的标签。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或者他喜欢的方式去对待他。
怎么解决?
1.懂孩子的性格属性
2.在孩子思维层面帮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知道他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是为他自己做事情而不是为别人做事情。比如学习、穿鞋、穿衣服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让孩子自己心里去装事情。
3.白金沟通法则
给别人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说别人喜欢说的话,而不是你认为重要的话。
4.说话氛围比说话内容重要。
5.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做的很好。
孩子做事时不要在一旁唠叨。比如写作业,家长指指点点。
父母可以转移注意力,提升自己出去学习,改善自己的情绪,做孩子的榜样。
多鼓励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
多正向发问,让孩子找到成就感。
6.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了很多人,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与其他孩子相比较。
家长的焦虑感会传染给孩子。不被父母肯定,孩子反而会形成反叛心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7.如果你实在无法直视孩子的拖拉,那你眼不见心不烦,把聚焦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我学习成长上,减少自己的焦虑感,还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氛围,慢慢孩子就会被你的学习力感染变好的。
孩子的拖拉都是父母催出来的,都是父母焦虑出来的,都是父母否定出来的,都是父母太唠叨唠叨出来的。
家长要从正面去引导孩子,让他去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做得好不好,我们都给他肯定,让孩子找到成就感,他自己愿意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自然就快了,不需要我们说。
当你不了解自己家的孩子的时候就出来学习。孩子快点慢点是催不出来的,不管自己得孩子怎样,我们都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就是最美的那朵花,只是有的花期早一点,有的花期晚一点。有的一辈子都不开花,因为他就是那棵长成大树的苗。不要太焦虑,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我们的关系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请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乖巧,这是最危险的教育。这是间接在告诉孩子:你不重要,家庭的安静、学校的秩序、他人的眼光更重要。孩子内化了这些之后,就自动屏蔽了自己的需求,成了一个没有情绪的机器或特别在意别人眼光为他人而活。
幸福力是需要从孩子内心长出来的,这个生长的过程意味着孩子不断能看见自己,学习觉察理解自我情绪,理解他人情绪。无论经历什么,当各种情绪在关系中被允许流动时,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体味到爱,孩子会在爱中不断确认“我是谁”,“我有多重要”。
如果陪伴者能读懂孩子释放的“求助信号”,改变过去的错误做法,慢慢让孩子感受到“我很重要”,那么孩子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自己,会直面重视自己的感受,开启新的自我探索。
我是谷子,11年金融行业老司机,基金定投年化收益10%以上,加guzi1327每天三个免费名额一对一基金定投咨询。
我是日记星球478号星宝宝,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32期的复训蜕变之旅,欢迎和大家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