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发现有时候玩具种类多样,孩子反而不知选择哪个,经常地上一堆,却没有一个玩的专心的,最初以为他都不满意,或觉得过了新鲜感喜新厌旧情绪,其实后来通过跟儿子互动玩发现他只是懂得一种玩法,玩一次他以为就掌握了这个玩具的玩法,没有难度和成就感了。
儿子会在听故事听烦时,把玩具拉出来溜溜,我经常嘱咐玩一样收拾好放回原处再进行下一样,诸如两块拼图的水果交通动物都拼的滚瓜烂熟,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某天我兴致来了,开始把一个串珠绳子藏在我口袋,并且让儿子找,刚开始我肯定给他提醒。
他开始掏我口袋,最初可能浅浅掏一下,掏不出还自己发出疑问,咦没有呢,我告诉他你再往里面找找,就在这个口袋里,他最终把口袋都翻出来了才找到,开心兴奋的不行,我又开始把东西夹在书里,或者沙发缝隙里,或者他的玩具堆里,每次他找不到时候我需要给予他一定提醒,让他既有找到东西的成就感又有玩这个游戏的乐趣。
儿子后来开始模仿我藏东西了,当我面把一股脑小玩具塞进自己口袋里,那时候一岁多手还不太灵活,有时候塞不进去,急得哇哇叫,我帮助他先找到口袋,再撑开让他放进去,他好像揣着宝贝一样捂着口袋,并且手舞足蹈的说妈妈你找吧,我藏起来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我却要拼演技。

假装翻翻找找,找不到的着急模样,儿子手捂口袋在旁边得意洋洋,最后自己掏啊掏,自己拿出来说在这里在这里,主动上交物品,这是最初的简单幼稚藏宝游戏,儿子却玩的不亦乐乎。
等到后来我发展到让儿子闭眼,我真给他藏遥控器,把遥控器藏鞋柜或爸爸鞋子里,我会提示说在鞋柜里,你找吧,有时候在角落不容易看到的位置,他把所有鞋子拿出来,最终找到了,开心的不得了,拿着胜利品说哈哈妈妈我找到了。
这次我们有来有往,我闭眼儿子藏,他基本会模仿我藏在鞋柜里,我一猜也能猜出,装着其他地方找啊找,最后还是儿子又大获全胜的自己拿出遥控器告诉我放在哪儿了。
但伴随着我给他藏的地方越来越丰富,夹书里,放在沙发缝隙或沙发罩里,或者放鞋子里面,或者放柜子里面,儿子也开始在这些地方来回放,我是闭眼他藏,有时候他竟然也学会了探索新的藏宝地方,有次他藏完遥控器,我们出门取菜,回来他忘了自己藏的地方,我是不知道地方,两个人愣是没找到遥控器。
后来不知啥时候从玩具堆里扒拉出来的,儿子还喜欢书里水果蹲的游戏,爸爸假如说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那该儿子蹲了,他自己扶着沙发蹲的可开心,还有书上亲子互动游戏,指定各种动作或指出五官,指指小鼻子,指指眼睛,眨眼睛啦,或者撅起小嘴巴,儿子都会按照我的指令来进行动作。

还有我们偶尔念儿歌,每次吃东西我都会告诉儿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爸爸不在,儿子自己接着回答留一个,我想让儿子从这种小细节里学会分享,记得他人。
还有我看过一个抱着宝宝互动的手指点点游戏,儿子从小就喜欢,一根手指点点点,二根手指捏捏,三根手指敲敲,四根手指挠挠,五根手指拍拍,大概类似这种儿歌,边念着边和儿子互动用手指点点他,捏捏他脸蛋,或用手指敲门一样在他身上敲敲等。
还有我和他玩公鸡头母鸡头游戏,边念着黄豆黄豆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就是你两只手握拳头形状,手里面随便拿个小东西,让他猜到底在哪只手里,他玩的可开心,还能自己念下来儿歌让我猜。
最近发展到开始套路我和孙先生,把东西不放手里,两只手里都没有还让我们猜,或者他故意伸出没有东西的小手给我们看,另一只手握着紧紧的,我们说在右手,他还知道耍赖换到左手,伸出右手,意思是你看没有吧,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跟儿子玩过你画我猜游戏,有段时间经常缠着我画画,我不擅长画画,但还是硬着头皮照着爬爬垫上的草莓啦,猕猴桃香蕉等水果画,估计他见识过我的画风也熟悉了,我画一个水果让他猜,他竟然能从我抽象的画里猜出我画的是啥,我开心的以为是我画画技能提升。
事实上是我画过的儿子都可以猜出,新的都看不懂,说明只是儿子见过我画的形象记住了,新添的物品且他还熟悉的,但他看不出,画技实在拙劣,不过可以玩自己擅长的游戏,有益于增进和孩子亲子关系,互相的默契,还有开发儿童智力,发散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