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90】成长就是修行,需要点滴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90】成长就是修行,需要点滴

作者: 唐松涛经营实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6:35 被阅读26次

    【先生曰:“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问曰:“何如?”

    曰:“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wei)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自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先生说:“圣人也是‘学而知之’,众人也是‘生而知之’。”

           九川问:“为什么呢?”

           先生说:“良知人人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完整,没有什么障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自然不停息的学习。只是圣人天生的成分更多,所以说是‘生知安行’。众人从孩童时起,也是完全具备良知,只是障蔽比较多,所以受影响比较多,但是其良知的本体并未泯息,即便是问学克治,也凭着这良知。只是学习的成分多,天生的成分少,所以称之为‘学知利行’。”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和困而勉行,这是儒家的三种境界。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良知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只是良知受蒙蔽的多少,以及个人是否切实的下功夫克治。困而勉行,那是逼得没办法了,不改不行,但这样给自己的空间太小了。学知利行就是不断给自己增加缓冲的空间,越来越接近良知本体,直到生知安行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为自己的不好行为找借口,那是因为自己不下功夫,经常放纵自己,觉得这次就算了,完了后再重新开始,实际上一直就开始不了,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自己也认为做阿斗不好,但是就是不改正。知不深刻,行就浅薄。之前我们说,博闻强识还不如学而习之,学了就马上行动,一点一滴,至诚无息,自然集义而生,而不是义袭而取。从知行三境界,我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刻的理解修身齐家的强关联,以此自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90】成长就是修行,需要点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pg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