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样过年

作者: 尧溪村阿彩 | 来源:发表于2021-02-05 04:17 被阅读0次

在南方的小山村里,曾经这样过年。

当时的孩子们,无疑都是盼着过年的,盼着一身新衣服,盼着几毛钱压岁钱,盼着有鸡肉鸭肉猪肉吃。

年底的大扫除最是隆重,各家各户屋前屋后的杂草拔得一棵不剩,平时堆放的杂物也收拾齐整,就连柴房牛圈也被清理一新。

祖母裹上头巾,举着尾端绑上破布的长竹篙,将屋檐下各个角落的蜘蛛网连着灰尘一起扫掉。

那年代没有洗衣机,拆下来的蚊帐被单被套全都拿到溪边去洗。后来有了塑料软水管从山间引来泉水,就在自家门口的大盆里洗,竟洗出一盆污浊的水。

八仙桌,长条凳,矮木凳,放碗的小木柜,所有锅碗瓢盆,一切能水洗的,一切可能要用到的,都必须从里到外刷得干干净净,晾晒在冬日的太阳里。

接下来就是宰杀养了近一年的鸭。这是一项大工程。人口多的人家,鸡鸭多,可能一天之内就得宰杀清理干净十几只鸭。

鸭的脖子被割放血,总有一只碗收集鸭血。总要烧大量的开水用于脱下鸭的羽毛。拔毛是费时间并且考验耐心的活儿。

为了容易看见,要将鸭泡在水里,细毛借着水浮起,一根一根拔出来,最后累得直不起腰。

这个时候,村里还会出现收鸭毛的生意人。他用扁担挑着两个萝筐,或者蛇皮袋,走家串户收取,一只鸭的羽毛两毛钱。

拔完毛,清理内脏,将鸭子一只只吊起来晾干,晾干以后,将整只鸭抹上香料,放在大瓷缸里。过几天,取出来,一整只一整只码到大铁锅里,底下放上淡的腌菜干,还有大块的猪骨,盖上大锅盖。

火膛里的柴火,将鸭蒸得香味四溢,将猪骨熬到软糯可口,将淡菜干煲到绵甜入味。

蒸好的鸭,同样吊起来,晾干,最后放进竹篾编的笼子里,挂在房间棚顶的木板下,以防止家猫偷食。其中一只将成为年夜饭的最重要最香的一道菜,剩下的等家里有亲戚来才能享用。

祖母将之前两个月酿的黄酒取出来用火炙酒。炙酒是一门手艺,简单说,就是在户外把酒瓮放在稻草和谷壳堆里面,点燃,利用稻草和谷壳燃烧的热度使黄酒慢慢煮沸。炙过的酒更香,口感更绵柔。

另外还要做发粄。将大米用水泡一天,然后沥干水分拿去村里的加工房碾成粉末。

加入水和红糖发酵粉,做成半木桶浆液,一勺勺舀进一个个专用发粄杯子,盖上大锅盖,烧大火蒸。

最成功的发粄是打开锅盖时,透过升腾的蒸汽中,看见每一个发粄都在顶端裂开三瓣,如同笑开了花,因此,发粄客家话也俗称笑粄。

除夕前的某一天,祖母一定会虔诚地拜灶宫爷。据说是灶宫爷上天汇报的日子。

在灶头摆上三个甜甜的笑粄,两小杯黄酒,在竹制的量米筒里装了八分满的大米,插上三支燃烧的香。

祖母会留意香燃烧后的形状,从而判断灶宫爷是否欢喜。如果燃后的三支香是弯曲的,俗称好香花,则代表灶宫爷盈盈而笑,将在汇报时说好话,从而带来好运。

除夕当天,第一件重要事是拜太阳。将桌子抬到户外,摆上发粄,柑橘,黄酒,还有印有玉皇大帝的纸钱,放好装了大米的量米筒。

祖母燃起香朝着太阳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求太阳公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高照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有时候,祖母还进行掷杯筊做占卜,客家话俗称跌圣靠。她向太阳公公讨教心中的疑惑,通过掷出手中两片腰果那样月牙形的杯筊“圣靠”来求取答案。

如果一面阴,一面阳则是圣靠,表示吉祥,肯定的,赞许的;如果两面显阴,则是阴靠,表示凶,否定,不允许,生气;如果两面都显阳,则是笑靠,表示说明不清楚,或者太阳公公主意未定,需要再请示。

第二件重要事情就是贴对联。用树番薯的粉末加上滚烫的开水,搅拌搅拌就做成了浆糊。

贴对联时,父亲先用刷子沾上浆糊把对联的边缘都刷一遍,接着会搬来木梯,拿着对联爬上木梯。

我和姐姐,一个扶住木梯的下部,一个则站到四五米开外,负责判断对联位置是高了还是低了斜了还是正了,得往左还是往右。

对联贴好以后,大家站着欣赏一番刚贴上的喜气洋洋的春联。

看那横幅:福星高照;上联:门迎喜乐平安福;下联:家接富贵好运来。

第三件重要事,是做好年夜饭并最后一次进行打扫。年初一是迎春接福的日子,风俗是不可以打扫卫生,以留住福气。所以除夕日的最后打扫就变得必要。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有寓意年年有余的鱼,有自家酿造的浓香绵软的黄酒,还有鸡肉,鸭肉,粉丝,春灌汤(将鸡蛋液灌进猪小肠而做成的)等等。

年夜饭以后,便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新衣服,如愿以偿地收到了长辈给的压岁钱。压岁钱通常是崭新的票子,一毛钱,两毛钱,五毛钱,或者一块钱。

夜幕降临时,便是点起灯笼时,客家话俗称赏灯。赏灯从除夕夜开始,一直到持续21天。这21天里,夜幕来则灯亮,一直到次日早上。

灯一上,大家纷纷拿出鞭炮,沿着晾衣服的竹竿架挂上,或者直接长长地放在地上,陆续点燃。鞭炮声此起彼落,各家各户的狗却通通吓得藏起来不见踪影。

孩子们用手堵着耳朵站在远处,闻着空气中鞭炮的气味,看那爆竹声中闪耀的火花,最后余烟缥缈时赶紧过去查看那遗落一地的红色纸屑里,是否还有遗落的一两个未燃爆的鞭炮。

如果捡到有一个,要么心惊胆战地试着点燃,要么拆开来看个究竟,哦,原来缠得紧紧的红纸内部有一支细长的银色火引子和一小堆银色的粉末。

那个年代的除夕,我们玩滚铁环,我们玩跳石子,我们玩跳绳,捉迷藏,然后一起看最经典的春节联欢晚会。

等到夜里12点,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再次响起。这次是迎新年的鞭炮,有几户人家还放出美丽的烟花,灿烂了整个小山村的夜空。

时世变迁,这样的过年再也没有了。


作者简介:尧溪村阿彩,入简书三月有余。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北半球,我来到南半球安了家,但我没有忘记我的故乡在远方。感谢简书安放我的乡愁。

相关文章

  • 曾经这样过年

    在南方的小山村里,曾经这样过年。 当时的孩子们,无疑都是盼着过年的,盼着一身新衣服,盼着几毛钱压岁钱,盼着有鸡肉鸭...

  • 这样过年

    文 | 阿凡 自从参加工作,不能像做学生时候那样,每逢过年可以早早回家。公司基本按照法定节假日放假的,过年七天假,...

  • 这样过年

    昨天就来乡下了。孩子爸不但要带领全家来乡下过年,最主要,他要亲自做那餐年早饭(不是年夜饭),亲自主理近十年来一...

  • 这样过年

    今天已大年初二,对我们80后出生的人来说,过年已没有过往的憧憬。 在过去,我记得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好吃的,穿到新衣服...

  • 这样过年

    春节时机,风云变幻 疫情突发,源自武汉。 全国多地,均有扩散。 你我百姓,应当咋办? 保持冷静,不可慌乱。 跟踪官...

  • 曾经惦记的过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已经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那么的期盼。 童年时过年,总是在计算着天数中到来...

  • 就这样过年

    从结课我每天陪女儿都睡到自然醒,然后依偎在床的怀抱,几次三番的挣扎着起床,口号喊的惊天地泣鬼神,身子不听使唤安然无...

  • 今年这样过年!

    我家在农村!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今年我这样过年…… 去年由于疫情严重,没回家。今年大年三十,一下班就往家赶年夜饭。...

  • 讨厌这样过年

    真不喜欢过年,想一家三口呆在自己家过年似乎完全实现不了。 离婆家和娘家都是60多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想不回婆...

  • 过年就是这样

    办一桌丰盛的饭菜, 一家子能一起围坐, 老父慰了寂寞的心, 老母乐了苍老的脸。 无论如何漂泊, 四方的游子都想回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这样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gv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