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该如何去丰富自己的人生?有感于杨绛先生所言: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也许,按时间段,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按部就班;那么我们能在这个人世间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
某个时刻,曾经有八个字触碰到我心底的那一根弦:家庭、健康、后代教育。
三年多的时间,或者说,在Samuel胎教的时候,在Sam妈的要求下,我们已经在做一些我们感兴趣行动(胎教可能的效果,效果上却产生了润滑夫妻关系的副作用),让孩子浸润在父母的爱与支持的行动中感受温馨。我们希望更多的是,孩子的成长在双亲的共同陪伴下会有更健全的人格与体格,以及早早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不想将自己的原生家庭、情绪、生活态度的悲观的一面都复制给他。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感谢Sam妈以巨大的精力积极支持与指引。
刚开始的时候,不乏很多的声音,意思就是我们小时候都是很纯朴、很快乐、毫无压力的童年走过来的,根本不用父母操心,我们感觉都是玩耍长大的,天真而无忧无虑。的确,小时候的光阴,很美好、很清新、很调皮、很爽朗,很值得回味,我也时常回忆,那些回忆总让我感觉到思绪万千,多次有提笔写下来的冲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个社会洪流中,我们真心感到幸福、快乐吗?我仍然记得,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要好好向“阳哥”学习,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才能不用耕田;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也是普通平民百姓成才的唯一途径,但是也恰恰说明了,知书达礼、追求学识也是我们祖辈代代相传的一个心愿;在我们父辈那些年代,某个时期,为了生存,他们必需全身心去投入,甚至投入了,也是饥肠碌碌,在我们生长的时期,父辈们生活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时,我们得到的教育就是要努力为温饱而努力,我们还能要求父母为自己做什么?但是在这种环境下,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有爱心、做事要认真;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我们出生在一个新时代。所以,我们那一代让父辈是劳累,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是劳心+劳累。 2015年过年的时候,Samuel如天使般来以我们身边,让我们感觉到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更多的欢乐,生活的组成部分多了一份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孩子的教育理Sam妈启蒙的;一开始,在Sam妈的谆谆善诱中我们都觉得,Sam妈是进入了传销行列,不能自拔了。当然,我们三方(父母+婆婆)仍然执行并签定了《关于Samuel教育统一意见的协议》。但是,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陪伴,我们也感受到了Samuel的变化。刚开始,我们拿着绘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Samuel是完成没有意识,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行为;为了吸引他,我们改变了语言的方式与语调,以前所未有的语调还有古怪的表情等方式让Samuel感受语言的魅力。坚持了一个星期,Samuel就注意到了我们的读书是在引诱他,慢慢地偶尔会走到我们身边,却更多的是傻乎乎地看着,一会儿又走开。坚持到一个月时,Samuel愿意坐在我们的怀抱中,与我们一起阅读了。小孩子都是空杯的心态,对所有的好奇的事情都是全盘接受,Samuel的成长,我感觉到完全印证了“人之初,性本善”之原理,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极强,好奇心极重,模仿能力更强。然后还有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也说明了为什么会有“方仲永”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还得学孟母“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子不养,父之过,养不教,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不能惰。
如杨绛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要想心灵得到宁静、淡定、从容,适时与3岁及以下的孩子或70岁及以上的长辈聊天,慢慢地充满纯洁宁静的、还有诗与远方的生活就会很清晰地展现在你眼前。他们都是你的人生老师。生活的烦嚣有时候会让你感觉到压力太大,而回家见到孩子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又回来了(虽然有时候是被动性的);通过与孩子的玩耍、阅读、对话,我们的思维会向他们靠近,成人的真实性变得很虚无,而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最大的成就竟然是来自孩子给你的正面反馈,而他的正面反馈要求你更为正面的教育,你的情绪会很容易渲染给他,因此,所有的抗压能力、乐观、积极心态等,小孩子都能反馈给你,甚至锻炼了你。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后面,都是有一些隐藏的问题,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去正视?还是觉得小孩子就是调皮而已。

很多教育的书籍都提到,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而在《教养的迷思》里,却提到父母的教育作用远远比不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也在想,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不是瞎编出来的,外界环境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大;小时候,村里很多孩子都是不想读书的,我父母还是很坚持让我读书,尽管读书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也造就了一名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让我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在大学毕业后到目前,读书让我感到更多的快乐!正因为外界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才造就了那么多高不可攀的名校。不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