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说“加了同学群,才知道自己的真爱是简书”,也许你觉得我矫情,信不信由你,反正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哦。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晴
上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六中午,在家乡初中任教的詹拥军老师,是我中学时期的同学。他颇费周折,从在家经商的我二哥那里,获知我的微信号,才联系上数年未见的我。
我的这位同学在微信中跟我讲,现在大家都已迈入不惑,非常怀旧,为此他同几位学友商议,建了一个中学同学群,特别希望我加入到这个群。他说,这样,以便失联多年的同学们能够保持联系,可以促进同学们彼此间的了解,在经常的互动中加深感情和友谊。
听到这位热心同学的一番话,我非常感慨和感动,我想,是啊!一转眼三十年就过去了,许多同学自中学分手后,有的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有的高考落榜后,或回家务农,或经商,或做学徒,从此各自沿着不同生活轨迹去奋斗,以致许多同学未曾见过面。现在,因通讯的发达,有这样难得的好机会,怎能错过呢。于是,我答应了同学的热情邀请。
同学见我如此爽快,当即拉我入群。我一加进同学群,那些早已入群的同学,将我视若衣锦还乡的上宾,赶紧燃鞭炮、放礼花炮、发冲天高射炮,用这些动感逼真的表情包来欢迎我入群,让在外漂泊多年的我,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这是新入群的伙伴们要牢记的一句话,并且随意发个红包以表示自己入群的雀跃之情,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就这样,我算正式成为该群的一员了。
这个同学群,男同学占一大半,女同学占一小半,一共有八十多人,同学们响应群主号召,大部分同学将微信名改成原名,也将原先的微信图像换成本人近照。我看着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和他们的图像,慢慢地在脑海中搜寻,总想从他们现在的容貌上找出当年那青春年少的影子来。
可是,事隔多年,同学们的容颜大都有所改变,有的变胖了,有的满脸沧桑,真的一点儿也找不到当年意气风发,青春年少的模样。不过,通过回忆,这些同学们三十年前的形象一个个像放电影一样,浮现于眼前。有的同学笨拙木讷,有的同学聪明机灵。有的同学成绩优异,有的同学偏科严重,像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比如我就是。
群里的这些同学,现散布在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精英。如房地产公司老板、公司高管、大学教授、政府官员、销售总代理商、大型建筑装修承包商,中、小学骨干教师等。还有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虽然社会地位不同,身份各异,但在这个群里,不分彼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畅所欲言地谈天说地。
通过近一周的观察,我发现,那些社会精英们,大都潜水,很少发言,也许是他们工作太忙的缘故吧。只有那些在社会底层拼命打拼的同学,积累了一些资本,现已在家创业小有成就的同学,反而觉得很清闲,他们时不时地聊一些生活中鸡毛蒜皮之事,诸如到哪儿去钓鱼啊!打牌啊!旅游啊!等等。总之,好像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最自由,最散漫的人。
我没有过多的闲暇,只是偶尔抽空到同学群逛逛,如果有同学@我,我就礼节性地回应一下,以示对老同学的尊重。我为了显示自己入简书半年多来所获得的一点成绩,特地将曾在简书中获过征文二、三等奖的文章发在群里,本想得到他们的阅读和点评,可是半天,群里一点反应也没有。
当时,我真的好尴尬,感觉自己像空中一只孤飞的大雁在哀鸣,或者像一匹不合群的孤狼在觅食。
为了打破沉寂冷淡的气氛,我就发了一个红包,才引来部分同学的围观,有两位玩得特好的同学,因为当年的友谊,分别默默地赞赏了5元,另一同学赞赏了2元,并发了鼓励我写作的评论,让我激动得一天浑身是劲。该同学评论截图如下:
同学评论截图为什么当年对我青睐有加的同学,现在居然对一如既往爱好写作的我并不待见呢?我将这一疑惑求教于另一也爱好写作,现已是某公司高管的同学,他在微信中和我私聊是这样说的:
和同学私聊截图(一)和同学私聊截图(二)
我从和这位叫阿豪的同学私聊中,我才真正领会到古人云“时位之移人也”的深刻含意。是啊!是时间和地位的变化,改变了多年后的老同学当初的看法呢。
正因为我和这位同学对写作有共同的爱好,所以我才和他在微信中聊了许多,我向他介绍了我在简书写作中的经历和感受,我是这样说的:
一般情况下,我除了工作之外,还要上上简书,看看里面当天的美文,特别是那些吸引人眼球的爆文,我都要去认真研究一番。为什么这篇文章会爆,是标题新颖,还是内容动人?从中,我学习到许多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帮助的东西。
另外,因为我加入了简书《散文》《谈写作》《世间事》《日记·书信》专题的微信群,这些群里的简友们,每天可以将自己的美文分享在群里,和大家交流写作心得,切磋写作技艺。所以,我也经常将自己的文章分享在这些群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间事》专题的微信群,定期在群里指导、点评简友们写的故事烩。
不过,这些微信群规定,每天只能分享简书里的一篇文章,凡是发简书之外的链接,如发广告,或者发与简书无关的其他平台上的文章,立马会被踢出群。
我想,这些群的硬性规定,表面看毫无人情味,实际上是让热爱写作,热爱简书的简友,对写作应抱着虔诚的态度,不要有任何功利之心,真正享受简书中那种“简单生活,书写快乐”的意境。
因此,我觉得虽然加了同学群,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在里面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我总觉得少一种氛围。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是同学群中大家印象最深的人,曾记得当年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各班级宣读,因此赢来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
我刚入群时,他们都大呼“欢迎大才子,大诗人入群”。这样有点开玩笑意味,让我倾刻间仿佛回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岁月。他们还纷纷要求我即兴作一首诗,盛情之下,我无知者无畏,立马写了一首打油诗,以活跃群的气氛。
而现在,同学群中对我分享的文章显得很漠然,因此,我断然决定,从此不再在同学群中分享自己的文章,去干那些丢人现眼的傻事。
当然,我之所以喜欢上简书,在简书上写作,已达到痴迷程度,是因为在这里,我遇到了真正热爱写作的简友们,这些简友中,不仅有平凡似我的作者,还有许多写作成绩斐然的简友,如@断鹂、@虬田、@晴天的天、@陌上红裙、@芳菲晚、@米那、@月儿上山了、@小婷半清、@见伊、@沐沐周等在同一群的老师。
最让我钦佩和感动的是,在简书中,还遇到已年过花甲的两位老师,他们分别是:@四毛大叔和@话匣子的心语。另外,还有远隔万余里,一位在美国的@蛮力老师,还有一位是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关土老师。他们经常给我写作予以鼓励。在简书上,也得到来自“唯楚有才”的湖北的四位才女的关注,她们是能诗能文的@虞七七、@谢晨晨、@傅青岩和@掏心窝子。感恩有缘在简书上遇到他们。
最难能可贵的是,我还和许多简书签约作者进行阅文的互动,他们是:@田宝谈写作老师,@齐帆齐老师,梅拾璎老师,@无戒老师,@一笑作春风老师,还有我的老乡@别山举水和@楠天下的太阳花两位老师,以及同在竹桃苑待过的@步绾和@寒烟衰草两位老师,这些老师们,从不摆架子,让我心生感动,觉得他们是如此的亲切,这是我在其他诸如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等写作平台上未曾受到如此礼遇的。
最后,我邀请我的那位热爱写作的同学也下载简书App,希望我俩在此相逢握手,让我们一起重温当年如同玫瑰似美丽的文学梦。
说真的,自从入了同学群,我才知道我的真爱只有到简书上寻找。是简书及简书上未曾谋面的简友,给我心灵以抚慰,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网友评论
人要保持些神秘感比较好。距离产生美。
很多文章适合与陌生人分享,或和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人分享。
祝你写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