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工
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到一九八四年底,中央又作出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撤除了束缚经济发展的许多藩篱。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工人吃企业大锅饭问题。国家放权于企业,让企业有自主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也实行生产与经营的承包责任制。
湖乡县的工商企业从八五年春开始推行承任制承包,把生产与经营的任务承包到车间或柜台。县直属国有企业最典型的是县食品罐头厂,以原车间为单位设置成分厂,实行以分厂为独立核算单位,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一下子得到很大的提高,一个分厂一年的生产与经营的效益相当原先的一个整⺁,真是改与不改两个样。一分厂(原出口车间)一名姓王的供销员一年完成销售任务后的业务提成就有好几万元,这在当时是多大的一笔收入,真的是不可想像。
那时湖乡县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乡镇办得最多是红砖厂,四条河流洲滩淤积的粘土是烧制红砖的好原材料,十八个乡镇差不多都办了红砖厂,个别乡镇还办了一砖厂二砖厂,为那时城乡建设生产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也搞活了乡镇经济。
一些芦苇洲多的乡镇还办有造纸厂,棉地多的乡办有油脂⺁。焦圻镇一名叫赵诗荗的镇办企业人员领办一个小橡胶厂,由于当时乡镇企业的人、财、物自主权大,经营机制灵活,一二年的光景小厂就办得红红火火,一下就超过了县橡胶厂,那时的‘飞达’牌自行车、三轮车内胎畅销大江南北。
那时钢材是紧销物质,国家实行计划供应,市场价差不多是计划价的一倍。改革开放容许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安全乡就办了一个小钢厂,地点在一个叫董家垱的码头,简称为‘董钢’。‘董钢’是用废旧钢材熔化后拉丝成建筑用钢材,废钢与建筑用钢材之间有很可观的价格差,看似很有发展前景。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废钢简单拉丝的钢材,质量标准不高,高层建筑用不了,主销农村市场其价格不是十分理想;二是废钢原料也十分紧张,很难弄到稳定生产的原料。‘董钢’在断断续续维持不到二年生产后就停产了。
‘董钢’快速下马当时给县乡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发展经济上项目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千万不能摸脑壳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