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乡记忆(四)

作者: 邹永志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8:51 被阅读69次

          兴工

    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到一九八四年底,中央又作出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撤除了束缚经济发展的许多藩篱。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和工人吃企业大锅饭问题。国家放权于企业,让企业有自主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也实行生产与经营的承包责任制。

    湖乡县的工商企业从八五年春开始推行承任制承包,把生产与经营的任务承包到车间或柜台。县直属国有企业最典型的是县食品罐头厂,以原车间为单位设置成分厂,实行以分厂为独立核算单位,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一下子得到很大的提高,一个分厂一年的生产与经营的效益相当原先的一个整⺁,真是改与不改两个样。一分厂(原出口车间)一名姓王的供销员一年完成销售任务后的业务提成就有好几万元,这在当时是多大的一笔收入,真的是不可想像。

    那时湖乡县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乡镇办得最多是红砖厂,四条河流洲滩淤积的粘土是烧制红砖的好原材料,十八个乡镇差不多都办了红砖厂,个别乡镇还办了一砖厂二砖厂,为那时城乡建设生产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也搞活了乡镇经济。

    一些芦苇洲多的乡镇还办有造纸厂,棉地多的乡办有油脂⺁。焦圻镇一名叫赵诗荗的镇办企业人员领办一个小橡胶厂,由于当时乡镇企业的人、财、物自主权大,经营机制灵活,一二年的光景小厂就办得红红火火,一下就超过了县橡胶厂,那时的‘飞达’牌自行车、三轮车内胎畅销大江南北。

    那时钢材是紧销物质,国家实行计划供应,市场价差不多是计划价的一倍。改革开放容许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安全乡就办了一个小钢厂,地点在一个叫董家垱的码头,简称为‘董钢’。‘董钢’是用废旧钢材熔化后拉丝成建筑用钢材,废钢与建筑用钢材之间有很可观的价格差,看似很有发展前景。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废钢简单拉丝的钢材,质量标准不高,高层建筑用不了,主销农村市场其价格不是十分理想;二是废钢原料也十分紧张,很难弄到稳定生产的原料。‘董钢’在断断续续维持不到二年生产后就停产了。

  ‘董钢’快速下马当时给县乡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发展经济上项目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千万不能摸脑壳行事!

相关文章

  • 湖乡记忆(四)

    兴工 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到一九八四年底,中央又作出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撤除了束缚经济发...

  • 湖乡记忆(二)

    ‘小卜儿还嫩了点’ 上世纪八三年的那次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只讲政策规定,不讲什么关系,符合条件的你就可...

  • 湖乡记忆(七)

    捐资修桥 滔滔的松滋河在湖乡县城旁向南流淌千多年,两岸隔河相望也是千余载,隔河渡水摇船撸桨过河是湖...

  • 湖乡记忆(六)

    引资办厂 湖乡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境内就是与邻县共享的半边山头,地下没有丁点的矿产资源,工业基础...

  • 湖乡记忆(十六)

    工业企业改制 湖乡虽然是个农业县,工业不怎么发达,但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兴办了很多工业企业,县直属...

  • 湖乡记忆(八)

    引进农场机制 湖乡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县委主要负责人就是外县交流过来的了,接着县委与政府班子...

  • 湖乡记忆(一)

    有了个懂水利的县长 湖乡县是洞庭湖畔的一个纯湖区县,境内1000多平方公里只有半边山头,山的那边是属另一...

  • 湖乡记忆(十五)

    农业结构之变 九八洪灾后,湖乡乡村出现那么多抛荒,急刹了湖乡县委,因为一些田没人种了,就意味着这...

  • 湖乡记忆(十)

    湖乡的湖泊 湖乡是个纯湖区县,到上世纪的五六七十年代,湖乡还有许多清澈明净的大小自然湖泊,大的有四...

  • 湖乡记忆(十四)

    弃田抛荒 湖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两湖地区乃至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在上世纪的六七八十年都是全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乡记忆(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yn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