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直在医院,闲来无事,赶着把石头记前八十回都看完了,谁知道越看越生气,越看越来不喜欢贾宝玉这个人物了。因为他的男主角人设,一直都把他和薛蟠、贾琏之流区分对待,但你看他做的那些事,和秦钟恋爱、与袭人上床,前脚奚落完宝钗,紧跟着就去调戏了金钏儿,在金钏儿因他被打骂的时候,还跑去关心龄官是不是被雨淋着了,妥妥的中央空调啊。
而且,金钏儿之死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先是拨人家耳朵上的坠子,接着又往人家嘴里塞香雪润金丹,然后就拉手往前蹭,动手动脚的,还直言要讨了金钏儿和他在一起,感情他把贾府当成自己的后宫了,想要谁就要谁。袭人是因为早就存了要当他小老婆的心思,才半推半就的和他上床的,得了手尝到了甜头,又想在金钏儿这故技重施。没想到他俩的话被王夫人听了个一字不落,这王夫人不打自己的儿子,劈手对着金钏就是一巴掌,还骂人家是下作的小娼妇,教坏了她的宝贝儿子。不听任何辩解,直接就赶了出去,再也不许金钏儿出现在大观园。王夫人这次,有点借题发挥杀鸡儆猴的意思,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德行,稍微平头正脸的,就想跟人家腻歪,也有那一心想往上爬的,顺水推舟就同意了,比如袭人之流。所以,她故意小题大做,打骂完了之后辞退了金钏儿,就是给贾府里有这种心思的丫头们看看,谁敢打我宝玉的主意,就是这个下场。否则,她怎么会为了一个丫头,而破坏自己伪装已久的慈悲形象,说她是佛口蛇心,一点都不冤枉。
宝玉这次的行为,让我对他的好感度将为负数,在金钏儿因他而受侮辱的时候,他呢,“早一溜烟去了”,连一句公道话都不敢替金钏儿说,任凭他那个心狠手辣的娘作践花朵一样的金钏儿,这不是渣男是什么!
可怜金钏儿身败名裂的被赶出了贾府,在那个社会,因为作风问题被主人家赶出去,是要承受很大的非议的,连她的家人都会因此而唾弃她,回家之后,她“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最后,烈女子含恨跳井而死。
书中王夫人动手除宝玉身边的女子只有两次,一次是金钏儿,另一次就是晴雯。对于金钏儿,王夫人是借题发挥,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仗义,逼死了金钏儿之后,还装模作样的掉了几滴眼泪,赏了金钏儿她娘几十两烧埋银子和几件衣裳,这些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好挽回她贤良慈悲人的名声。对于晴雯,王夫人下手稳准狠,在病中就直接赶了出去,“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出去了。”而且,她还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连衣服都是撂出去的,可见她有多么厌恶这个口齿伶俐,做事干净利落的丫头。晴雯本身是贾母赐给宝玉,是作为宝玉的准姨娘培养的,王夫人先斩后奏一脚将晴雯踢出局,其实是对贾母威严的一个挑战,是对宝黛婚事立场的一个说明,她用实际行动告诉贾母及一切支持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她是绝对不会允许儿子娶黛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晴雯其实是贾府中两方势力较量的一个牺牲品。否则,像凤姐那么喜欢出风头的一个人,为什么在王夫人查抄怡红院的时候没有一笔描写呢,因为凤姐是支持宝黛联姻的,也就是她支持的人是贾母,晴雯是贾母的人,这个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王夫人要拿晴雯做筏子,凤姐不敢拦,也不能拦,她能做的,只有躲得远远的,仅此而已。
而此刻宝玉在干什么呢,“虽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际,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不但不敢替晴雯辩驳一句,反而唯唯诺诺把他娘送出去好远才敢回来,之后直到晴雯病死,他也只是偷偷出去看望了一次,反而在晴雯死后,悲悲戚戚的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不过这些表面文章,即使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贾政鞭笞宝玉的时候,说他在外游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富二代吗?每天花天酒地,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身边莺莺燕燕,美女如云,如果清代有海天盛筵,那么,贾宝玉一定会是那里的座上宾。
贾宝玉的性格,除了天生如此,更多的是后天的娇惯造成的。他其实很聪明,但是无心仕途,这本来并无可厚非,但是每日流连于脂粉之中,荒唐无稽却无人管教就过分了。他的悲剧,除了政治因素,还有家庭教育的失败。衔玉而生的异常身世让他从小就被娇惯异常,王夫人和贾母将他当做珍宝一样养大,自出生以来,贾宝玉没有经历过一点点风浪,出行动辄就是一堆人跟着,十几岁可以娶亲的年纪了,还不能独自出门,一切事情,都有人替他打理妥当,他将大观园当做了一个梦幻的女儿国,只想着每天赏莹逗燕,留恋于温柔乡,徘徊于石榴裙,恨不得天下的女人都只为他哭,为他笑。外面的事情,自有贾政贾琏处理,家里的事,王夫人凤姐归置,而他呢,游手好闲不问世事。薛宝钗说贾宝玉是个富贵闲人,虽是戏谑,但是形容的万分贴切。
宝玉最后“顿悟”而出家,在我看来,这种顿悟其实是崩溃吧,他无法忍受从天堂到地狱的变故,无法忍受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无法忍受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教给他如何承受压力,如何缓解压力,所以,轰然坍塌的贾史王薛构筑的王国将贾宝玉重重的压在身下,再无抬头之日。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史华兹论断: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显然,没有人告诉过贾宝玉这个论断,他也不可能知道,经过一系列变故之后的贾宝玉,失魂落魄的跟随空空道人而去,逃避现实,不想面对这颓垣断瓦,无法承担这啮骨之痛,顿悟是他对曾经的忏悔,也是对自我的救赎,这样的宝玉,一不能承担重任,二不能托付终身,除了游戏人间,他什么也不会,既是败家子,也是渣男,即使有主角光环庇护,也是洗不白的了。
我是久智,一个空有美貌而没有才华的女子。
网友评论
虽然他也读了些书,有些才华,不过都是其父逼迫而已。换位思考,若你有个不好好学习,以博取功名(考大学)的儿子,只知道凭借着父辈的资源喝酒泡妞,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怕是想死的心情都有吧!所以,家庭一旦瘫垮,贾宝玉没了依仗就只能是一个废物,没有了生存能力,只能去寺庙吃免费的斋饭了。
虽然,贾宝玉说过什么“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之类的话,但是这也不能表明他就尊重女性,甚至提倡女权,其实这都不过是花言巧语,哄骗女孩的泡妞手段而已。
身边的女孩一个个的死去,他虽然难过,但是换想之,你的女人,你的美娇娘死了,你难过吗?我们身边死了个宠物都会伤心些时日,更何况自己的美丽的女人呢?吴三桂就因为自己的美妾被别人抢占了,都能“冲冠一怒为红颜”,更何况自己的女人被人逼死呢?难道会冷漠到无动于衷吗?所以贾宝玉对于自己身边女孩的死表现出的悲哀,并不能说明什么?
要是非得说明什么话,那只能说明贾宝玉的心中还有点人性,也只是对于自己直接或间接害死的女孩的忏悔,对自己本来能拯救她们,而害怕会因此失去些什么没有出手拯救的自私无耻而忏悔。
试想一下,美女们,你愿意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吗?不愿意为家庭的发展和未来而奋斗(更别提国家和社会了),只知在外败家,花天酒地玩女人;当你被被人欺负、凌辱,甚至逼死,他却躲在一边,甚至不敢多说一句!
也许有人问了,那为什么书中的女孩都还是那么欢喜于他?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是书中女孩的年龄都不大,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恰是外貌协会成员时期。谁叫贾宝玉生了一副好皮囊呢?再加上他作为公子哥天生具有的气质,以及其父逼学而养成的不俗谈吐,就是活生生的一小鲜肉,怎么会不迷的女孩们七荤八素,情愫暗生!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谁不想嫁入豪门,衣食无忧,尤其对方还是个高富帅?
现在这个社会的美女们,从学生时代就想着找个高富帅,即便对方不是高帅只要有钱就行,甚至年龄也不在乎了!有些女人们,哪怕她们自己已经很有钱了,甚至为了嫁入豪门不择手段、无底线——当小三,几女共侍一夫……当然她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人家自己的选择,我也没有批评她们的意思。我只是借以说明,现在社会下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女人们都会这像,更何况当时封建社会下没有任何社会独立生存能力的她们?需要完全依附男人过活的她们?那本就是她们为了生存生活而必须的抉择。若能选个衣食无忧,谁还会傻到选择贫困潦倒?现在看来,她们选择贾宝玉,比现在很多女人的选择有底线多了!况且,无论怎样,她们还有社会造成的被迫因素潜入其中。
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一个男人,内不能齐家,外不能治国,更不能贡献于社会,只是一个家族的寄生虫,何以值得我们推崇?
即便也许作者有借此子针砭时弊,讽刺社会之意。但是作者可是处在康乾盛世,一个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平等,之与社会更是如此。作者是伟大的,这是任何人都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也是个人,也会有自我的一面,对社会不满意的一面,即便是现在这个和谐的社会,相信也有些人感到“不如意”。
所以,个人认为,红楼梦作为个人或家庭的一面镜子的意义更大一些!为此,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关——做一个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个人拙见,应有不适之处,还望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