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策划文案、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营销策划求职在路上互联网科技
从国企转行到互联网私企,从党群小科员转行到运营,年轻还是忙点好

从国企转行到互联网私企,从党群小科员转行到运营,年轻还是忙点好

作者: 暖石网_零基础学习运营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0:32 被阅读9次

我是2016年毕业的。2015年秋招的时候就签了三方, 跟某中字头的央企。我承认,当时潜意识里面也是听了家长的话,觉得找一份安稳一点的工作,可以每天步颠回家,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当时秋招的时候我还在准备考研,签了三方之后,觉得薪资待遇公司什么的还不错,就没有继续去面试,安心准备复习。

3月初的时候考研的复试成绩出来了,当时我报考的是一所国内排名前十的985,可惜离复试线差了7分,不过比国家线整整高了30分。当时即使调剂也只能去偏远一点的一本或者二本,就打消了调剂的念头。

刚好公司那边打电话问有没有时间过去实习,我想着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由此可见,我是那种比较随波逐流、安于现状,很少会主动出击的人。实习的时候工资是2000,不过经常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券,再加上当时住学校,之前也有一些积蓄,所以在钱上面也没觉得少。

中字头央企上班生涯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了几个月的班,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每天朝九晚五,基本不怎么加班,我主要是负责一本内刊的专题撰稿,企业报纸的每周发文,还有其他一些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可以说是很傻很天真了,每天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就跟应届一起来的小伙伴一起聚聚聚,玩玩玩,偶尔偷偷地在哪间闲置的办公室来一个下午茶。而且刚去的那一阵各种活动也很多,趣味运动会、摄影比赛、去苗木基地摘李子什么的,每天都是瞎开心。

晚上几乎也不会加班,回家还给自己制订计划,学英语,看书,写作……还买了一把电吉他,准备报个班学音乐。当时跟我几个同学比,真的是觉得日子太安逸了,他们在私企,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工资还少。

如果不是16年年底跟我几个室友聚会,我可能会一直持续这种温水煮青蛙、危险不自知、还自得其乐的日子吧!三个大学室友,一个自己自学了整理规划师,用自己的积蓄开了一间工作室,一个去了深圳某大型外企工作,一个在重庆某地产做管培生……,谈吐之间我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将她们当做镜子来反观我自己,发现这一年我都迷失在了所谓的“小确幸”之中。

那天晚上回家之后我整晚没有睡觉,脑海里面飘着的都是:我以后想过怎么样的生活?一直不成长,五年十年,我还能像现在这样懵懂傻乐吗?我真的适合在体制内吗?我在现有的工作岗位的升职路线是什么样的?

当我开始反思了之后,年后开工,就发现很多东西我曾经都忽视了。

1、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因为每天的工作任务不是很繁重,做完本职工作之后,其实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这些碎片时间就被我不知不觉的浪费掉了。我们对面办公室的年纪稍大一些的员工,工作状态基本都是早晨打卡了之后结群去买早餐,下午午睡到两点起,不忙的时候可以聚众聊天一整个下午。如果我继续待下去,我也会变成这样。

2、几乎没有学会什么工作技能,除了写公文,策划一些党建群团常规活动,其他的我好像什么都不会。

3、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上班了一年才知道,公司的关系户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很多时候升职绩效等还是主要看实力,不过在国企很多时候关系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4、领导有一点点公私不分,看着哪天心情不好吗,就会和你“谈心”,从处世哲学到人生大事都会想要传授。当然,有些道理还是很有道理,不过公私不分有些时候真的让人很尴尬。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国企工作,对个人职业发展是弊端大于利益的。我说的有点啰嗦,在国企和私企之间犹豫的还未毕业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历。

传媒集团工作经历


后来我去了某传媒集团旗下的一家杂志社(他们有全国发行的杂志,也会其他的产品,还会承办一些活动),简历是海投的,大概是他们那个时候正缺人,所以我面试了两轮就进去了。

初面就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个人作品展示,复试出了一个试卷,前面题目有点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最后一个大题是最近一部热播剧,从中选出一个选题,分别写作千字左右的文章。因为是离职之后的第一次找工作,我写了四个选题,每个都阐述了一篇文章。当天就收到了工作邀请。

去了一个星期才发现他们果然是很忙很忙,当时有一个大型的少儿国际时装周,我主要是负责媒体对接和媒体采访这一块的,工作进程非常的忙碌,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东西。不过活动期间加班确实也很凶,连续一个星期我都是加班到十一点左右的,活动完结之后,每天大概七八点下班(正常下班时间是六点)。当月工作25天,税后工资是6700,虽然不能跟很多同学比,不过比我之前在央企高(在央企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是4700)。

后面有一回放假加上调休,跟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出了一个小车祸,医生说至少要休息两个月,当时因为也还没有转正,就跟直属领导说明情况,提出了离职申请。离职的时候很舍不得,一方面发现自己还是比较适合快节奏的工作的,另一方面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能够明显感觉到每天都在吸收新东西的状态的。

小创业公司经历


从传媒公司离职之后,我就去了一家做儿童教育的小创业公司。当时我的工作是新媒体编辑,还是非原创的。公司虽然是一家创业工作,但是一点也没有创业工作的危机感和紧凑感,反而有种让我回到国企的感觉。

整个公司员工不到20人,老板经常不在,规定即使迟到一秒,也会扣100块钱,大家就都先上来打卡,然后再下楼买早饭。一天固定工作2个小时就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开会了,直属领导比我大三岁,除了资历比我老一点,也没什么经验。

上级的上级开口总是“虽然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认为应该……”。每次都是等到下班前二十分钟开始开会,开会就是每个人提意见,一个人汇总,汇总了之后发微信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时每天都想要离职,但是迫于经济压力每天只能强迫自己去上班。那个时候就想着纯碎做编辑,路子的确太窄了,可是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干嘛。偶然有一天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了暖石网,花了两个晚上把免费的课程刷完了(需要免费课的小伙伴可以拖到文末查看),等到月底发工资就付款了。

自学


断断续续学到了十一月,觉得学习的状态不是很好。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笔记倒是记了一大本,但是课后实操让我运用还是觉得吃力。当时在男朋友的鼓励下,就离职在家准备全心学习。

刚离职的第一个星期,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看视频做笔记做实操找案例。一个星期之后,惰性就上来了,天气越来越冷,根本起不来。再加上那个时候也没啥经济压力,连续二十几天每天都过得很颓废,基本都是早上十点以后起床,刷剧,随便做点东西吃,刷剧,吃饭,晚上出去走走,一天就结束了!

后来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年关将近,回想过去一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可以拿出来回顾。想着绝对不能这么颓废下去了,就开始在心里给自己列每天的目标,每天计划。大概二十天之后,就把找工作前面的课程看了三遍,就开始找工作之旅。

找工作经历


按照老师说的选公司的标准开始选择公司。

我在一张纸上面列举了几个事项:做过的事情、结果、总结经验。回忆自己过去做过的我记得的事情,比如求职、找工作、实习……等等的大小事,列出结果,得出结论,总结擅长的不擅长的事情。

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好用,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根据我们对自我性格的了解做出判断,我发现有些时候我们并没有那么了解我们自己,而且性格也是可以尝试改变的。

综合自己的能力和公司情况,最终我锁定了一家做区域旅游整合推广的公司。不过我有一个方面做得一点也不好,当时面试的时候,我并没有做面试作品,因为间隔的时间太短。不过当时除了准备简历,前期作品等,我提前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到,带了一个本子,简单的记录分析了一下他们的公众号运营现状,提了几个小建议。

后来我在群里听说可以跟人事这边商量预留时间做面试作品的,当时没有想到。

现在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自己的购物网站,电视栏目,还承接一些政务单位的全年宣传和包装,政务单位包含一些旅投,旅游局的全年整合推广。

我所在的部门就是做旅游区域的全年整合推广的,目前接触了一个项目,我的工作内容大概涉及:整合推广方案撰写、季度月度活动方案撰写和执行跟进,其他的工作还在熟悉之中。薪资是底薪3500,一个项目每月提成大概是900-1500,我现在手上分配了四个项目,大概每月6500+吧!薪资表里面是这样的,不过到目前我还没有拿过工资,所以具体能拿多少我也是不知道的。

现在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继续加油!

本文作者——暖石学员--南山有樛

原文发表于暖石网社区

转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必备的岗位技能+制作出合格的简历和面试作品。

呐,跟文案、营销思维、数据分析、简历、面试作品相关的学习资料我都准备好了,戳评论区查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暖石网_零基础学习运营:零基础实用运营学习资料大礼包,里面包括:
    1、文案+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等干货内容
    2、20位转行过来人的学习方法+求职攻略
    3、8份面试作品模板+20份互联网简历模板
    4、互联网必读书籍+运营基础工具+文案案例盘点。。。等等

    关注公众号 “ 暖石网 ”,回复 " 简书 " 领取。

本文标题:从国企转行到互联网私企,从党群小科员转行到运营,年轻还是忙点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u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