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初释08-有效布施收获福德

作者: 如释 | 来源:发表于2016-09-19 06:32 被阅读213次
    弘一法师手书金刚经05.jpg

    妙行无住分
    复次 须菩提 菩萨于法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 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 于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 世尊 须菩提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 世尊 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 福德亦复如是 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讲述菩萨应该践行布施

    以及正确的布施方法

    第二部分是二问二答以及佛祖的补充嘱托

    意在说明不住相布施的收获

    弘一法师手书金刚经06.jpg

    本段承接上文佛教导菩萨应不住我 人 众生 寿者四相

    白话译文

    其次呢,须菩提,若要破除四相,菩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道理上领悟、发心不住四相,重要的是实际践行,破除四相的重点是破除我相,破除我相的第一步就是践行布施(布施后文细述),而且要按照佛指出的不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色识声识香识味识触法识)的基础上践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如佛所说的不受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不受自己记忆中、经验里、想法里各种与形色、声音、香臭、味道、触感、观念等观点意识的影响,不受各种形色、声音、香臭、味道、触感、观念引起的喜恶得失的影响,自然而然的 无欲无求的 放下各种有形的无形的非有形非无形的万事万物,进而帮助一切众生,行一切有利众生的善行,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如来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菩萨能够做到不住相布施,就像童子单纯的向佛赠送砂子、周利盘陀伽前世狗身向佛供奉粪便一样,所能得到的福气功德都是很大很大的,是凡人的思维方式难以数的清的多。须菩提啊,你怎么看待考虑如下这个问题:东方很远很远直至无限的虚空,可否用凡人的思维方式丈量清楚吗?须菩提回答道:那是不能的,世尊。那么须菩提,和东方一样,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上面和下面,所有各个方向的很远很远直至无限的虚空,可否用凡人的思维方式丈量清楚吗?须菩提回答道:那是不能的,世尊。须菩提,你要清楚认真的了解认识:如果菩萨能够不住四相、破除六尘六识进行布施,所能得到的福气功德就像四维上下的无穷无尽的虚空一样多,多得难以用凡人的思维方式丈量清楚,是凡人难以想象的。须菩提啊,菩萨就应该坚持如此这样的思考、行事、教化。

    弘一法师手书金刚经07.jpg

    本段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佛指出

    仅仅在道理上懂得无我 无人 无众生 无寿者

    是不够的 不对的 没有意义的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应该怎么办?

    行动起来,践行布施

    积累福德,且悟且证

    所以说真正明了了、践行了佛的教嘱

    就知道了佛说的不是一种理论、学说、迷信

    是叫人解脱的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不是叫人什么都不要了不做了

    而是没有牵挂的做好事

    没有压力的做好事

    看似利人,其实更是利己

    合一.jpg

    在这里稍微详细的谈谈布施,

    除了前文谈到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这里需要强调下布施的智慧与方法

    首先要认识到布施是需要很大智慧的

    是属于眷属般若中的大智慧的

    不是把兜里的钱拿出多少送送就成了的

    布施又可以分为内布施和外布施

    内布施是自己和自己用观照的方法斗争

    要真正在自己内心放下

    放下对人、对物、对事

    不明就里的喜爱 关注 牵挂

    放下不是丢弃讨厌

    是自然而然的轻松、无挂碍、无恐怖

    所谓外布施是才把放下的如是

    随缘 随兴 不求回报的

    分享给需要的人乃至生物

    如是

    授人以鱼不悔不傲

    授人以渔亦不吝不骄

    这里特别提出一下

    当今世界物欲泛滥

    无数打着各种宗教慈善旗号的活动数不胜数

    还请各位有缘人慧眼慧心

    实不必以有所求之心

    向佛祖也好上帝也罢去求什么

    无可得之果

    缘木求鱼终不可得

    还不如

    对内 反身自省 存善去恶 观止持定

    对外 爱亲关友 偿债修善 忠言信行

    佛示布施.jpg

    这里大家分享下初始接触金刚经的感受

    从这段经文开始

    可能会让人开始感觉有时很罗嗦

    话翻来覆去的说

    好像两个桶一桶水倒来倒去

    后面还会感觉很绕嘴

    而且经常感觉经里的佛好像总在做广告

    说话很夸张

    对于这一点

    建议还是把金刚经作为一种方法论来学习

    关键看他是否能为你解决了一点问题

    甚至念背写时让你心绪暂宁也是好的嘛

    而且一定要建立一种谦卑诚敬的心理

    想想你是谁?

    古往今来多少贤智王圣研读金经?

    就你聪明?看出问题了?

    也许还是你的问题吧。

    而且自金刚经问世、翻译、流传至今千百年

    中间多少人妄解讹传(如释)也是难免的

    不必纠结是好

    只需诵背,久了自然有所得有所悟

    育王.jpg

    最后循例一起来总结下本段精要

    菩萨于法 应无所住

    不应仅仅停留在懂得无我等无四相的法上

    行于布施 不住相布施

    要智勇坚定的践行内外布施修行

    要注意布施的方法要正确才有效

    不要做无用功

    请注意这虽然是佛说给菩萨的方法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

    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懂得了真正布施的智慧与方法

    减少了盲目与被骗的风险

    也可能解决甚至消除某些烦恼

    甚至逐渐了解建立缘起性空的观念

    心自在 身自由

    365953351257592658.jpg

    这里分享下对福德的理解:从前小时候觉得不上学、过年过节吃点好的就是福了。后来大点了觉得有辆号自行车、暗恋的同学同意了就是福了。再后来觉得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买个好房子、有个好婚姻、生个好孩子······就是福了。可能以后家人平安、身康体健······就是福了。其实我们中国传统中说的五福也不是现在流行的福禄寿喜财什么的,而是:一曰寿(命不夭折而且寿数绵长 )、二曰富(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三曰康宁(身体健康而且内心安宁、)四曰攸好德(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五曰善终(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但现在想来,一切与物欲、思欲相结合的所谓福也许只不过是因缘而起的阶段感受罢了,随缘得随缘失,倒也不必苦苦执著,苦苦执著也无用,徒增烦恼。至于德,后文再说吧。

    六根.gif

    本文部分背景资料

    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指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大脑)等感觉器官(神经官能)。视神经、听觉神经、嗅神经、味神经、触感神经、脑神经,这些都是脑反射区与物的媒介的基础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六尘,眼所见者为色尘,耳所听者为声尘,鼻所嗅者为香尘,舌所尝者为味尘,身所觉者为触尘,意所分别者为法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观点 记忆称为六识。六识源于六根又反过来操纵六根,根生尘、尘生识、识使根。

    金刚经初释07-众生菩萨人人如来
    金刚经初释06-持善护念慎思如是
    金刚经初释05-金经由来如是朴实
    金刚经初释04-如是经题字字珠玑
    金刚经初释03-金经所在贤圣汇聚
    金刚经初释02-且读且背学耶持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初释08-有效布施收获福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w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