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的读后感。
人到了要独自面临社会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温暖,这本书讲了十二个关于风月的故事,每个都在起伏转折后有一个happy ending。不管途中有多少不尽人意的错过、误会,最后总归会皆大欢喜。
生活当然不会如此顺意,而张皓宸的笔锋竟让我觉得略显幼稚。而在一个又一个的幸福结局后,我内心深感这本书的乏味以及正在看书的我有多无趣。
以前遇到喜欢的小说,熬夜到早上六点也要看到一个情节完整结束。昨晚打着手机灯趴在床上看这本书时,仅仅是因为只剩最后一个故事。没有期待,没有让我血液沸腾的激动。心里默默地想:这是一本对我营销失败的书。
为什么还要写这篇观后感呢?因为我是只单身狗啊。
整个世界都泛滥着恩爱的腐臭,只有我散发着单身狗的清香。收到这本书是二十岁的生日礼物,闺蜜的初衷是希望我能在二字出头这一年遇到对的人。现在离我下一个生日余额不足四个月,而那个人连影子都还没出现。
书里有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幸福体验师和自由作家的相互猎艳的过程。体验师有优异的工作成绩,提出了无数个让客户满意的幸福体验。作家面临着生平的写作瓶颈,急需来点异于平常的荷尔蒙来刺激灵感。
抱有目的的相遇相知相守,终于在某一天真相大白,剧情需要当然是大吵一架后发现仍然相爱,最后又来一场浪漫的表白重新真心开始。
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幸福体验师写的一段话:如果是那个人,真正的幸福是归于平淡。
和对的人在一起,怎么样都是幸福的。不用手牵手堵到寸步难移的车流里奔跑,不用在蛋糕里藏戒指,也不用在同一时间亮起大楼的灯,不用雇佣整个广场的路人送玫瑰花。只要是那个人,哪怕一杯茶,一本书,清风拂过,抬眼你在不远处,都会觉得幸福啊。
我们往往过于放大一些与众不同的事物,以博得关注,在众人羡慕中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幸福。而忘了琵琶亭亭盖矣的虽述别离却更浓情蜜意,哪怕仅仅是越女隔江唱的歌表真心都远远好过大费周章的用各式各样的花样秀幸福。
始终觉得,真正从心而爱的人,眼神都是幸福的。匆匆赶去上课在教学楼交叉路口偶遇,随手记得的一个小习惯,一起吃饭时顺手夹来的菜,哪怕仅仅叫到名字,都觉得心里满满当当。幸福真正的模样,从来都对人不对事。
读过很多种语言的表白,最含蓄又无比意犹未尽的,只有一句:今晚月色很美。婉转总是比直白来的意味深长,诗歌里总会藏着媚眼含春的小女子,活在意气风发的少年心里。我想,古时候的人比现如今好啊,套路走了八十八道弯,都看不到尽头的真心。一块锦帕,香囊传情的日子终究淹没在高科技里,快节奏的生活也让人直截了当,又更加谨慎,彼此试探却不敢交付真心。过了耳听爱情的年纪,谈爱都觉得俗不可耐。

到底是心境不同了,不喜欢少年郎大费周章表白,也不希望一个星期就确立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信息流动速度快到一种可怕的程度,就在心里埋一颗小种子:我们两个的事情,就做我们的独家记忆吧。
以前会对在社交软件上放肆秀恩爱的人嗤之以鼻,如今却会默默点个赞。故事看的多了,听的丰富了,就会觉得难能可贵是勇气。会把你光明正大放在社交圈上供人讨论的,其他不说,至少他心里是希望他的朋友能认可你并且要和你长长久久的走下去。有的人谈恋爱,就恨不得告诉全天下:你看我找了个这么好的对象。
当然,不是说不秀恩爱就是不爱。至今为止我觉得两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相爱但并不是对方的所有。事情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毛主席那句话就是放屁,就算我已经是个捂不开的霸王花老学姐,仍然只想对广大男同学耍流氓。
真正的负责任永远都不会发生在一段无法自给自足的日子里。两个人应该有各自的目标、生活,甚至说庸俗的理想。谁也没有必要为谁改变,谈恋爱应该是在原本的生活上锦上添花,并不是两两归一。
既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相熟的几个朋友知道便好,也没有必要告诉全世界,毕竟点头之交的人见着你拉了新女友脑子轴的问你一句怎么换人了,事后大概会跪不跑不死的蚂蚁吧。女孩子可是很记仇的。
始终觉得年少的我们会如此放大爱情这个不安定因素是因为,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比这两个字更能把两个毫无血缘、亲属、同学、老乡等一系列的人绑的更紧了,也没有什么比它成为更好分开的借口了。原本对立的两个动词可以十分融洽的出现在一个名词身上,这个外衣足够诱惑了。
算算岁数好像也只有那么几年了,连家人都会悄悄暗示留意身边的有志青年。我还是只想耍流氓,属性是天南地北的流浪人,怎么敢轻易奢求有人能与我同做双飞客。好在心里承受能力也强,曾经高中努力学习就是希望在大学能好好谈场恋爱。现在我又想,会不会考个研究生就能开这朵无敌耐热的霸王花呢?想想这三年,又摇摇头叹口气。
话说回来,张皓宸的故事写的很温暖。让人觉得在这人世间走一趟,要看看阳光和自己的心上人。有时候也会动摇,一时失志难免怨叹,还是要多看温暖的故事,总能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姗姗来迟的心上人。
白茶清风闲无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