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远在巴蜀的李商隐写给长安妻子的一封家书,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千百年来不知打动和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只有在我们相见之后,我才能告诉你此时此刻(巴山夜雨时)的我是多么思念你。
一句诗歌充满了温柔,更是写尽了夫妻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亘古不变。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元祐八年,宋哲宗亲政,以苏轼为首的旧党再一次遭到新党的排挤,这一回,无辜受累的还有朝奉大夫孔平仲。
孔平仲因属元祐党人,被贬知衡州,又贬惠州别驾。
这是一个冬天,孔仲平正在赴惠州途中,千里迢迢,孤独寂寞冷!
离家的人最是想家,他举目四望,暮色苍茫,夕阳西下,路上行人稀少。
远处乱山深处更是风雪交加迷茫一片,甚是凄清冷寂,此时的他想起了家中的妻子。
被贬惠州,内心难免伤感,而此情此景,便是诗人此时的心境,即使是诗意的景色,但在诗人笔下却也是如此苍茫,如此伤感,这就是我们说的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吧。
而他在写给妻子的这首诗中,情感的表达就更为深切,那就是冷寂、伤感,甚至还有一丝丝绝望。
同李商隐的富含浪漫温柔的“巴山夜雨”不同,孔仲平的“途中静”皆是凄冷孤寂。
一首小诗,仿佛一纸简短的情书,也许一张短短的便笺就可写完,可思念却力透纸背,溢满整个纸间。没有一个“爱”字,却字字是爱。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
他是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县主簿。
此后,他历任密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等。后来他因被言官参劾元祐时附和旧党,而被削官,后来又被贬到惠州。
孔平仲和他的两位兄长孔文仲、孔武仲同朝为官,兄弟三人都非常有才华,黄庭坚曾这样盛赞三人:“ 二苏联壁,三孔分鼎。”。
不过就诗歌成就而论,“三孔”远不如“二苏”。在“三孔”中,和两位兄长相比,孔平仲的才华的确稍胜一筹。
此诗应作于赴惠州途中,题为“寄内”,可知是寄给作者的妻子的。
《寄内》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宋•孔平仲
赏析
这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平仲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作者远行途中,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
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之心头滋味却是个人所有。其深度和其浓度作者均未明言。
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不知费去几许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怊怅之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首联的意思是,我试着说说旅途中的风景,你才能知道与你分别后我的心情。
途中景:旅途中的风景。
别后心:分别后的心情。
首联提出“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字,提出“别后心”,既不作心情之描述,又无形象以见意。
而此诗却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去写“途中景”。如此安排,使读者自知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之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之实景,于实景中见到此极苦、极乱之心情。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尾联的意思是,夕阳西坠暮色苍茫,路上行人稀少,乱山深处风雪迷蒙,凄清冷寂。
少:稀少。
乱山深:乱山深处。
末两句,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之感受,及因此感受而思念家人之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
此则不同,读首联竟不知所云“别后心”究竟如何,读次联不仅可知“途中景色“,亦可于所写景色中感知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此诗以景表情,既含蓄婉转,又深沉真挚,在表达方式上值得借鉴。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