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有老师提问: “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一天内被拒绝多少次?”。是啊,生活中有哪些拒绝呢?赶不上公交车是一种“拒绝”;你好,对方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是一种“拒绝”;好友没有时间和自己去一起去散步是一种“拒绝”……似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如八九。不过,我们似乎习惯适应了一些拒绝。
拒绝与被拒绝今天的“分享笑话的任务”,让自己深刻体验到“拒绝”滋味。
(1)小组分享。参与任务的人并不多,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小组内分享的笑话,的时候,可能是比较熟悉的原因,有时候还没有听完队友分享完就忍不住笑。小组分享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2)学生分享
我们找的学生地点是在一家素菜馆里面,有家长陪同的小孩,父母并没有在语言上让孩子拒绝,只是保持沉默,神情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小孩用手挡住一边脸,侧脸看着父母,“确定过眼神”后,小孩便拒绝了我们分享笑话,当时感觉挺尴尬的,真心希望被理解。
我找到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小孩,他没有直接说好或者不好,尝试的态度去听我的笑话,他笑了一下。我想一方面可能是我的笑话不好笑,也可能我也比较紧张,没有讲笑话的那种愉悦的心情,或许是小孩对我的突然分享比较疑惑,一部分注意力需要处理“对方是不是坏人”。我还停留在饭馆的时候,他还在警惕看着我一会。
(3)同性异性分享
与异性相比,同性接受分享的概率更大一些,遇到2个女生,她们都愿意听,说“好像也有一些在陌生人唱歌的挑战,挺有意思的”。遇到第5个异性,才能分享任务。
当他们冷漠地做手上其它事情,看都不看自己的时候,感觉挺难过的,多么渴望他们不要把我当做“骗子”对待。被拒绝多次后,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表达出现了问题,是不是应该用“我信息”来表达,用“需要”的态度,还是“分享”的词语表达比较好。当我真正去尝试的时候,有时候,对方并没有等你表达完就塞着耳塞,头一不回地走开。不被理解,被误解感到很无奈,“难道我长得那么像骗子吗?”。
经历4次被拒绝后,第五个对象听我分享完笑话后,并没有笑,我也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内容,对方或许也没有在乎我讲什么,他的参与更多的是尊重地参与我完成任务。他看到我需要帮助,被别人看到需要的时候,心里踏实极力,心里抓狂的独白是“对对,你来听一下我讲话,就感激不尽了”。
被拒绝会带来激活消极情绪回路,可能会导致自暴自弃,如“习得性无助”。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调整认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如八九,常想一二”也是一个成长的契机。被拒绝不可怕,重要的是去尝试,去行动,用成长的思维去调整。被拒绝只是暂时的,被拒绝是一种挑战,被拒绝也是成长的经历。
拒绝与被拒绝角色互换,自己比想象中更冷漠
她培训结束后,我走在万达商场内溜达,在途中,分别遇到2个男生想问我事情,一个是做手势,眼神先传达他有事情要问我,可是我没有等他开口,自己就摇头拒绝了。
第二个是穿着工作服的女生,她说今天有活动,想送一份礼物给我,我没有停留,她又补充,“这是今天最后一份礼物了”。我还是假装有急事走开了,此时我脑中的想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拿礼物又要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接着,第三个是一个高瘦的男生,称呼我为“小姐姐”。好吧,我只接收了“小姐姐”三个词,就有点嫌弃地摇头走开了,我想用非语言传达给他的信息是:“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反正我也不会听,别告诉我”。觉察到自己的想法是:“看他的打扮,像搞传销的,我理会他的话,被骗了怎么办,还是少管闲事吧。”脑海里产生的是上当受骗的画面在闪烁。似乎,陌生人的搭讪会即刻激发自己的自我防御机制。在培训中,被别人拒绝时候的委屈感带来的失衡,慢慢得到释怀,没有理由去指责别人“为什么不愿意帮助你?”。有时候,拒绝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权利。有时候你的要求对陌生人而言,是一种困扰。
拒绝与被拒绝或许是自己过于关注社会的负面信息,一次次“强化”自我保护的观念,至今,我也很难坚定立场地回答,遇到陌生人的求助,欣然接受还是冷漠拒绝,或许有个比较折中的方法就是:听完对方的讲述,自我判断,再选择帮助或者拒绝。更糟糕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有耐心去听对方,自己也放弃尝试交流的机会。
站在拒绝别人的角度,我深刻体会到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站在被别人拒绝的位置,体会到孤独、委屈和无奈。无论如何,希望这个备受争议敏感的话题,能慢慢变得温和理性一些,拥有有更多的信任去面对,即使拒绝,也可以变得温和地拒绝。
拒绝与被拒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