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考的重要性。
美团创始人王兴有一次在采访中说: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思考如此重要,为什么很多人会逃避呢?
可能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思考太费脑子
不知道如何思考。
思考费脑子,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越是复杂的问题,思考越费脑子,但是如果因为怕动脑筋就不思考,只会越来越懒,脑子也会越来越不好使。
不知道如何思考是因为缺少方法,邱昭良教授的《如何系统思考》(第二版)这本书里面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方法和工具,值得学习。
邱昭良教授是系统思考与知识管理专家,他的这本《如何系统思考》(第二版)也得到了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的大力推荐。
《如何系统思考》里,邱昭良教授从道、法、术三个维度,通过“冰山模型”“环形思考法”“思考的罗盘”等工具,结合具体案例,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通往深入思考、动态思考和全面思考的途径。
在众多的工具中,个人最喜欢的是思考的罗盘,因为这个工具具有普适性,每个人都可以用到,无论是职场人士,还是全职宝妈。
思考的罗盘是一个全面思考的工具。
我们大部分人思考的时候特别犯容易片面、考虑不周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为了帮助大家看到整体,邱昭良教授发明了思考的罗盘。
我们可以把与一个问题相关的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列出来,同时促进大家换位思考、集思广益,并看到各种因果关系之间的相互关联。
思考罗盘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地思考分析问题。具体操作起来有六步。
第一、明确议题及衡量指标
思考罗盘既然是用来全面思考分析问题的,第一步自然要明确议题,确定思考的对象。
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衡量指标,有的可能只有一个,有的可能有数个。如果有数个,肯定有主次之分,我们只要确认主要的、关键的、具有决定性的指标就可以了,不需要面面俱到。
议题写在圆心。
第二、列出任务利益相关者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任务往往有很多利益相关者(“实体”),把他们一一列在罗盘最外围,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对应一个扇区。
同样,如果利益相关者比较多,只要列出几个关系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就可以了。
在罗列利益相关者的时候,尽量符合MECE法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也是利益相关者。
第三、列出各个实体的影响
在这一步,先找到各个实体对问题施加的主要影响。一定要站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
这个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分别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在运用罗盘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点:
只关注主要因素、关键指标
同一扇区的因素分析尽量符合MECE法则
每个扇区逐一分析,把结果写在“原因”圈。直到完成所有实体影响的分析再进行第四步。
第四、列出各个实体受到的影响
从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思考,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把思考的结果写在“结果”圈,并且把议题和结果用箭头链接起来(从中央向外圈)。
在这一步作者特别提醒:有些实体所受的影响可能是经过其他实体“传导”过来或“溢出”的。
第五、梳理互动关系和反馈回路
完成上述四步并不代表思考的结束,而是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确保无遗漏。
这些实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采取哪些行动?
继而又造成哪些后果?
它们会对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他实体的核心要素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有明显确定的影响,用箭头链接,并且梳理出逻辑清晰值得推敲的反馈回路。
这一步是思考问题和结果之间,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否会产生相关的影响,是进行动态思考,找到隐性回路的过程。
第六、分析并确定策略
之所以进行上述五步的思考,是为了能够脱离个体的局限,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并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一步在确定策略的时候作者提供了几个思考方向:
整个系统的功能或目标到底是什么?
各个实体的目标是什么?它们和系统整体的功能或目标是否一致?
各个实体之间的互动是否符合系统整体的福利?
你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妥当且准确地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或目标?
为了更好地与系统和谐相处,你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最终我们从施加影响和受到的影响两个维度,可以采取四种不同的策略,具体如图所示。
以上就是思考全部步骤。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好像也不容易记住。其实操作起来并没有想得那么复杂,理论叙述的详细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的更清楚。举个例子,大家印象就更深刻了。
某企业的员工培训效果不太理想,领导想着手改革,开发适合本企业的员工培训项目,为此,在调整之前对之前的培训借用思考的罗盘进行了分析。
首先明确议题:员工培训效果不好。
其次,列出任务利益相关者,具体包括员工自身、企业以及讲师。
第三步,列出各个实体的影响。比如员工自身的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企业没有找到充分发挥培训效果的场合;讲师的授课方式不对。
第四步,列出实体受到的影响。我们从企业角度考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效能无法提升,企业发展缓慢,影响企业效益。
第五步,梳理互动关系和反馈回路。也就是看看各个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这些原因和结果之间,会不会产生相关的影响。依然从企业角度考虑,企业没有找到充分发挥培训效果的场合,导致员工培训效果不好,培训效果不好,导致企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发挥培训效果的场合......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闭环。
通过这个梳理我们还发现,员工学习意识淡薄,个人能力无法提升工作效率不高不能跟上企业发展,也会影响企业发展速度。
如果没有运用罗盘,我们可能不会有动态的思考,看不到这些因果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隐性的回路。。
以上五步分析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第六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发现讲师授课方式不对,影响了培训效果,让讲师调整授课方式或者直接换掉讲师就可以了。
这个罗盘不仅可以用于团队复盘、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也可以用于个人的复盘。
前两天小伙伴Sam咨询如何提升计划的完成率时,我就用了思考罗盘帮助她分析了原因,找到了解决方法。
运用思考的罗盘可以做到:
全面思考,不遗漏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可看到动态的思考,因果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隐形的回路。
虽然很多人夸赞思考的罗盘很好用,效果很好。但是,罗盘只是工具,工具只有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这个罗盘特别适用于复盘。五月刚刚结束,试试用思考的罗盘帮助你全面、动态、深入地思考,对五月进行一个全面系统地复盘吧。
如果想学习更多全面思考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看看《如何系统思考》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