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每周500字
帝尧,早年夺哥哥帝位,晚年被架空,“禅让”或有难言之隐

帝尧,早年夺哥哥帝位,晚年被架空,“禅让”或有难言之隐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09:54 被阅读0次

司马迁对于帝尧的记载,有很多暧昧不清的地方。

历来读三代以前的历史,我们都有疑惑,尧舜二君,到底是一个政权里的两任国君,还是两个不同政权的国君,他们作为统治者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很难回答,但是我们知道,在“五帝”时代以前,是另一个政权统治天下,这个政权就是“神农氏政权”。皇甫谧说,神农氏政权的帝王都自称炎帝,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我们同样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从第一代神农帝到末代神农帝,这中间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时间。

直到后来,神农氏“世衰”,黄帝部落取而代之。

所以,从黄帝开始算是改朝换代了,从黄帝到秦朝时期,绝大多数的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直到被泥腿子刘邦皇帝给取代。

那么,在夏朝所谓的“家天下”以前,在“王位世袭制”正式确立以前,帝位的传承是怎样进行的呢?当然,所谓“禅让制”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历史记载中发现一些端倪。

据说,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而在这二十五宗之中,只有两宗得以传袭帝位,分别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的昌意,和次妃方雷氏所生的玄嚣,也叫青阳。

黄帝因为在位时间很长,所以他的儿子们都没能继承帝位,首先继承帝位的是大房家的孩子——颛顼,太子爷昌意之子,黄帝的孙子。司马迁《五帝本纪》中的五帝世系应该是不可靠的,黄帝政权不太可能仅仅传了五世就被夏后氏取代了,“五帝”应该只是黄帝政权中的五个佼佼者帝王而已。

但是,从《五帝本纪》记载世系中,我们也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帝尧世系:黄帝→玄嚣→蟜极→高辛(帝喾)→帝尧

帝舜世系:黄帝→昌意→帝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舜

帝禹世系:黄帝→昌意→帝颛顼→(帝)鲧→帝禹

从这三个世系我们可以知道,在夏朝所谓的“家天下”以前,没有什么“公天下”,黄帝政权同样也是“家天下”,是世袭制,甚至“嫡长子继承制”的雏形可能也已经出现。

另外,黄帝死后,帝位传给了正妃嫘祖所生的昌意一系,昌意可能就是后来意义上的“太子爷”,帝颛顼就是昌意的嫡系后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传到了黄帝次妃方雷氏之子玄嚣一系,帝喾高辛氏就是玄嚣的后裔,这里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恐怕不是简单地“立贤”那么简单。

这里面的故事,可能跟权力的争夺有关系,后来尧继承帝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被历史记载了下来,这个小插曲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们这种猜测:

“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五帝本纪》

这已经就说的很明确了,高辛氏帝喾死后,太子爷挚继位,封尧为唐侯,可是帝挚在位九年后却被被赶下了帝位,唐侯尧一跃变成了帝尧陶唐氏。

这次权力变更的原因,根据《史记正义》引《帝王纪》的解释,说是因为“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这种解释跟帝丹朱的悲剧如出一辙,显然是一种美化的说法,所以,帝尧的登基可能是一次有预谋的设计,换句话说,他很有可能是夺了哥哥帝挚的帝位。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帝尧也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不过帝尧死后,帝位又重新传回了帝颛顼一系,也就是昌意一系,后来的帝舜、帝禹都是这一系的。所以,帝尧夺了哥哥的帝位,而在他的晚期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权力争夺事件,这次事件的具体经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细节发现一些端倪。

比如,帝尧的儿子丹朱,《山海经》中提到他的时候都是称之为“帝丹朱”,可见他实实在在是继承过帝尧衣钵的,可是在《五帝本纪》和《尚书·尧典》中却成了“顽凶!不用”之徒。另外,史书中明确的记载着,舜摄位二十八年,这似乎都隐约的告诉了我们,帝尧后期因为某种原因权利核心易手,帝尧被架空了。

而所谓的“禅让”,和帝挚一样,也是不得不让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尧,早年夺哥哥帝位,晚年被架空,“禅让”或有难言之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cs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