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八九月间,开学在即。天气照例忽而炎热,忽而狂风大作,忽而阴冷有雨。
我在空气里捕捉到一丝一丝桂花的甜香,若有若无的飘渺。不经意时,它悄悄往鼻子里绕;寻找时,一丝儿痕迹又没了。
我曾经用脚走、用手扒拉、用眼睛瞅、用嘴尝,丈量过我家周围,方圆一公里每一寸户外的土地,几乎遇见了每一棵植物。
谁家田埂有野生的黄花菜,谁家门前五月泡长得最好,谁家屋后婆婆纳开得最早,谁家院子里长了棵紫藤树,……它们认识我,我也晓得每一棵植物。
桂花这时候开花,未免太早了一点。何况这方圆一公里,没有谁家种了桂树。
大约我太想要一棵桂花树了,连带嗅觉也有点失常了?
一连好几年,在我即将要外出上学的离绪里,这么一丝儿桂花香,惹逗得我心痒痒的。简直忘了要悲秋,只顾着寻找桂花香的来源。——最后到底也没弄明白,或许花香随着风飘得特别远,或许有一株特别安静特别不引人注目的桂花,我错过了它。
我磨着爸爸在屋前种一棵桂花树,父母也勤力帮我寻找一棵桂树回来。那时候没什么人卖树苗。还好桂树是可以扦插成活的,爸爸央了爱种花草的耕叔压一枝桂花给我。
一天,爸爸把一棵已经长出根须的桂花枝带回家交给我。这桂花枝大约一尺长,十多片叶子浓绿深邃,根须上的泥土还湿润着,看起来很鲜活。它虽然那么娇小,但是却那么生机勃勃。我把它种下去,盼望着它快快长大,快快开花。每天放学后,我去看它,给它浇水,对着它絮絮的说话。然而那年冬天特别冷,我又不知道要给它裹上保暖的外衣,几场雪过后,到底没能看见第二年春天的阳光。
进到高中。学校葱茏的园子里生长着很多桂树。开学没多久,桂花就开了。
办公室小院里独有一棵丹桂,站在月亮门外,就能看到那棵树阴蔽了半个小院。碧色浓密的枝叶里探出澄黄米粒小花,清香馥郁醉人。
办公室小院是我们去教室的必经之地,夏有紫薇,秋有桂树,我怡然神往。桂花开的时候,我总是琢磨着多走两回。一边走,一边贪婪地呼吸,搜集些桂花的香;趁着没人,捡些落花,压在书页里。上课无聊时候低头闻一闻,沁人心脾。无人知晓我的思绪已经飞到九霄云外。
南方秋天多雨。桂花沾了雨,香现了形,再也藏不住,和着雨丝织成网网住行人,勾魂摄魄。虽然秋雨恼人,但是桂花雨撩人呀。下雨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手机拍摄小时婆婆(我们方言把奶奶称作婆婆)总是指着月亮的阴影说,那是月宫里的桂树。有人犯了错,被罚常年在那里砍树,什么时候把树砍倒了,他才能得到解脱。可是这桂树好生奇怪,斧头刚离开,伤口便长拢了,永远也砍不倒。我很奇怪,桂树何其无辜呢,拿它出气,太没道理。
学毛泽东的诗词,读到“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心思一下子就被桂花酒吸引了去。至今还会暗自猜想,桂花酒是不是又香甜又清冽的味道,比冰镇过的梅子酒还要好喝呢?
又相传杭州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白居易忆杭州的时候,无限留恋地写道:山寺月中寻桂子,大约大诗人曾经趁着月色正好,桂香正浓,和友人兴致勃勃地在草地里,石隙里拨寻那颗神奇的桂子。沉浸在传说中的我也被传说和诗词激荡得心绪跌宕,恨不能也在中秋飞奔灵隐寺,在明亮月光下,捡拾些沾带露水的桂子。
江南的故事里,从来不能少了桂花。柳永曾作《望海潮》。野史上记载,,“此词流播甚广,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几千年以后,我无法想象统治者以一己私欲,带来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不知他(完颜亮)最后可如愿“移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斗转星移,人事早非,不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壮阔画面,却依旧年复一年无穷已。
记得我那年离开二中的时候,在后花园里拍毕业照,就靠着一棵有些年月的桂花树。后来照片洗出来,清楚地看见树丫处刻着:某某爱某某一生一世。应该有些年月了,随着桂树不断长大,那些原本小小的有些秘密意味的字被慢慢放大在人前。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