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01875/60b8b539584d86ca.jpg)
01
今日大雪,宜饮温酒,宜念故亲。
02
祖父挖出了门前开的最好的菊花,让她带去给祖母。
上山的路上,枯叶混着湿润的泥土使她走的格外艰难。她捧着那一丛花,阵阵凉气迎面扑来。昨晚落了小雪,天气已经很冷了。
父亲走过来要接过她手里的花,她固执地摇头。于是父亲也不再坚持,只默默地牵住她的手。她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父亲的身后向祖母的长眠之地走去。
一路寂静无言,只听见寒鸦在冷枝头上凄凄惨惨地叫着。经过一处小溪,青石桥上结了一层薄冰,溪水却还在缓慢地流淌。在她的印象里,这条小溪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寂寞地流着。人来人往,雨雪霏霏,它在这里似乎成了永恒。
小溪旁有一座土地庙,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携着瓜果爆竹,给土地公公磕几个头,然后说出心里的祈求。她记得祖母还在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来过这处,大多的时候都是在家门口朝着土地庙的方向摆上一碗米来完成这个仪式。她问祖母为什么不去,要是祖母也去的话她就可以吃到带回来的那些瓜果了。祖母告诉她心诚则灵,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那时的她尚且年幼无知,不知心诚为何物,心里只为着没有吃到瓜果而生气。现在她亲身到了这座庙前,看着里面土地公公的塑像,她突然有一种想要跪下来的冲动。祖母说心诚则灵,她多么想祈求土地公公能让她和祖母再见一面,就算是在梦里也好。
走过小溪,便真正的上了山。江南的有些山秀气却暗藏玄机,你看这座山不高,想登上去却曲曲折折的要走好多路。路上有苍耳黏上衣服,还有荆棘刮破手掌,她小心翼翼地护住手里的花,不想让它掉落一点花瓣。
等走到祖母的墓前,众人都已是气喘吁吁。她主动将花递给了父亲,父亲拿起工具在墓碑的不远处将这些花种下。墓碑旁还有残雪,左右的树木都是灰蒙蒙的,这些花给这属于祖母的一方天地添了一抹绝色。祖父精心养的花,应当也给祖母闻一闻,不管祖母在哪里。
父亲在种花的时候,伯父从篮子里拿出了酒菜。三只小小的杯子,一杯一杯地给它斟满。然后摆好碗筷。点燃散开的黄纸,火苗从底部窜出,一点点地蚕食着。风吹起烟灰,落到人们的肩上,远处的树梢。
给祖母磕完头后,父亲让她把酒洒在墓碑上。她小心地端起杯子,酒液倒下的那一刻,酒气瞬间散开,和着旁边菊花的暗香,她忽然有点恍惚。
她想起祖母下葬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寒冷。棺木沉重地放入地下,溅不起一丝尘土,然后就被掩埋。当时她的耳边是家人们的嚎啕大哭,她没有哭,她只是在想祖母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会不会冷。生死那个时候好像对于她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就好像在祖母去世的那天晚上,父亲送她回楼上睡觉,她看着父亲满面愁容,便说自己白天的考试得了一百分。她以为父亲会很开心,但父亲也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匆忙下楼。那时她趴在房间的窗户上,听着连夜赶回家的姑姑在大声痛哭,一声一声唤着“妈”。她突然心里也很难受,抬头看见满天星斗,她想祖母一定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酒水的辛辣混合着缭绕的烟雾又让她回到了现在。她看见酒沿着墓碑的纹理一点一点的渗入土地里面,祖母是不喝酒的,她突然想到了这件事。祖母喜欢吃肥的肉,喜欢在阳台上晒太阳,喜欢看黄梅戏。她小时候贪玩在阳台上差点摔下去是祖母一把抓住她的,她会唱国歌也是祖母教她的,童年时的不倒翁也是祖母给她买的。她发现原来自己同祖母还有这么多的记忆。只不过祖母离开之后,这些记忆都随着祖母的棺木一起深埋在了心里。
祖母的离开之后的某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妇人牵着孩子说要找祖母。那时家中无人,妇人便问她,她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说祖母出去了。妇人有些失望,便带着孩子回去了。她自觉自己说错了话,祖母出去了,去了哪里,上穷碧落下黄泉还能把祖母找回来吗?不能的,祖母去世了,永远不会回来了。
后来她一直盼望着那妇人能再来,但是却再也没有见到。也是在那一刻,她突然窥见了关于生死的奥秘。一个人若是死了,身边的人虽还时时想着,却再也不能同他说话见面。要是想见,也只能在虚无的梦里,荒凉的墓前。梦里是幻影,墓前也只余一座墓碑供人追忆。
黄纸化成了灰,也许不久就会被大雪给掩埋。酒杯收入篮子,她要回去了,于是这处又回到了原先寂静萧索的境地。菊花在寒风中轻轻摇摆,她回去要跟祖父说这株花在祖母的墓前是如何地好看,还要央求祖父在来年春天种上红艳艳的杜鹃,清明时节再带到祖母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