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律变成一种习惯,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少有人走的路》
我在大学期间是一个极不自律的人,生活作息全凭自己喜好,只要心情好,胆子大了会连续翘一周的课在宿舍打游戏,每天都从早上8点一直玩到熄灯断电。要说不自律,我想20岁的我已经将它做到了极致。
毕业以后,发现在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论是做复杂的项目还是仅仅简单地开一次例会,他们都能表现的比其他人更出色,也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也许人家底子好,985,211出来的人能力都不会太差”,我在心里一次次安慰自己。
直到有一天午休,我拿着手机准备去休息室和朋友一起开黑,路过一个同事的卡位时不经意发现他开着一盏小灯在读书,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感受,焦虑感也就从那时开始聚积。
那之后我就开始进行自己的自律实验,在一年的时间里不断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自律-放弃-重新自律-又放弃-又重新自律……
最后终于总结出一套可复用的方法,能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并享受自律的过程。简单来说,做好以下三件事就能够变自律:
- 找到“好的”行为
- 使行为变为习惯
- 培养更多习惯
是不是看起来每件都挺难的?其实把他们单独拿出来看一条条看,一点都不难!
我们常说的自律可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
2.每周都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3.每天坚持健身或者运动
4.每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比如画画,练字等
5.每天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
分析这些行为的特点,首先,每一条单拎出来都是“好的”或“大众普遍认为好的”。
其次,“每天”“每周”这样的特定周期说明这种行为已经从“临时性”行为转变为“周期性”行为,也就是形成了习惯。
最后,以上所有行为叠加到同一个人身上,我们就会认为他很自律。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好的” + “习惯” + “叠加” = 自律
而这三个特点之间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关系,只要逐一攻破,就可以循序渐进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一、什么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应该是适合自己,能让自己感觉到有收获,有效率的。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任何一个平台搜索“如何自律”都会得到很多方法的时代,我们普遍会犯一个错误:盲目跟随智者脚步,妄想通过模仿来复制别人的成就。
不经思考就照抄别人的生活方式,将大众认为好的行为都搬到自己身上,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没有错,这也最快捷地达到目标的方式之一。但前提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詹青云对于读书就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认为阅读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与人交谈,看电影,听音频都可以获得知识。对她来说听百家讲坛的讲解,就要比读百家讲坛的书学习得更深入。
我们不需要讨论读书这件事究竟好不好,这也不是本篇的主题。我想让你们看到的是她的思维方式。不随波逐流,辩证的思考问题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外界的枷锁。
那么该如何找到这样适合自己的习惯呢?可以从以下3点入手:
(1)看到隐藏在行为之下的根本目的;
(2)搜集、思考有哪些行为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3)从众多行为中筛选过滤出最适合自己的;
比如我们都认为“健身”是一个好习惯:
(1)这个行为下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
(2)跑步、游泳、打篮球、跳健身操、跳舞、健身环都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3)我自己从小不喜欢运动,但对跳舞感兴趣,可以选择每周去舞蹈室跳舞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有了明确目标,下一步就需要将它变成一种习惯。
二、如何形成习惯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将一件以前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变成习惯?
最根本的原因是:能够持续获得满足感。
满足感是所有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情绪,是生物性情绪的基础。被满足,就会进而产生愉悦感、幸福感,心理学家称之为“积极影响”。
做一件事,往往是在找到了持续的满足感、愉悦感后,才能被当做习惯坚持下去。
如何才能获得满足感?
我们首先要知道满足感从哪来:当人们的需求得到实现时,就会产生满足感。
人在饿的时候,需要填饱肚子,这时候一碗面端过来,我们吃完面,需求得到实现,就会感到满足;
上课非常困的时候,需要睡眠,这时候允许你在桌上小憩,需求得到实现,也会感到满足。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如果从这五中需求着手,就很容易找到获得满足感的方式:
满足社交需求,可以和别人一起互相监督;坚持在某个平台打卡;
满足被尊重的需求: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传授别人相关知识,从而收获一定的成就、名声;
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可以想象坚持下去之后自己的状态,可能发生的事,通过“模拟未来”达到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反过来督促当下的自己。
诸如此类的方法网上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只强调几个通用且关键的点:
- 将身体状况摆在首位。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应量力而行,保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持续坚持自律。
- 将成果展示出来,不要默默打卡,不要怕没有坚持下去被别人取笑,“坚持”这件事,从0到100天很厉害,从0到1也同样值得称赞。
- 要有容错的心态,允许一两次犯错。很多人面对中断或未能达到目标的情况,心里第一反应是:算了,反正已经这样了。这时候一定要暗示自己,再坚持一下。突破“中断”带来的诱惑后,会拥有更坚定的意志。
三、培养更多好习惯
循序渐进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实际做起来却常常被忘记。
焦虑使我们太渴求“自我实现”,就好像有一根鞭子一直在鞭笞你,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
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对自己施加过多压力,将整理好的目标统统塞到明日计划,要求自己立刻开始行动。
我们太着急了,试想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想要在10岁考上大学,成功率能有多高呢?
下面提供的几个办法,需要我们每天有意识地强制要求自己这么去做:
(1)没有习惯养成经验,先从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
30天足够让你培养一个永久不变的好习惯,如果一个月后仍然感觉到非常吃力,请回到第一步,思考这个习惯或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及时进行调整。
(2)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
习惯养成本身是一件与个人意愿相违背的事,需要耗费精力与“舒适感”抗衡,因此集中精力是非常重要的。
(3)把加强力度作为新习惯来培养。
第一个月先养成习惯,第二个月针对这个习惯加强力度,以此达到最终所期望的高度。比如想要早起,先从8点开始,下个月提前30分钟。
(4)适应习惯养成的模式后,上述所说内容都可以适度调整。
可以将每月改成每20天,每次培养一个改成每次培养2个,每周加强一次力度等。但是做这些改变的前提一定是已经适应了习惯养成模式,至少按照1~3的标准坚持三个月再进行调整!
你要始终记得:在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哪个年纪之前就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并依靠无与伦比的自律之力,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