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蹄声,风声
皓月当空,满山白雪,远处有马蹄声,风在空中回旋着。
因盗贼和土匪出没,村庄的地主张二叔发给每个雇农一支枪让他们抵御来犯之敌。
往日地主苛待他们,就连他们最反对的减工资,现在也不恨了。
只有抵御敌人是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无论是厨夫,看家护院的,还是干别的差事的,大家都喜欢提着枪跑进炮台。
2.长青在炮台守夜
给地主家放羊的牧童长青也发了一把枪,拿着它和大家抢着上炮台时,把破旧的衣服弄开裂一个大洞。
自从长青的父亲死后,三年来他的母亲李婆子没有给他买过一件新衣服。
冬天的雪夜里,穿着皮袄的地主都从炮台回家取暖了。
长青蹲在那里,他记起张二叔的训话,“为人要忠,你没听见古来有忠臣孝子吗?他们忍冻受饿,生死不怕,留下美名,真让人佩服。”
长青觉得无论天气多么冷,衣服多么单薄,此时正是自己尽忠也是尽孝的时候,他要让人佩服。
长青又听主人说,那些骑马的人万恶之极,专门无缘无故来杀小户人家,屠杀贫农。
他又怕马队来杀害妈妈,因此冒着严寒在炮台守了一夜,冻得流鼻涕,发烧。
3.长青生病被辞
因长青生病,被地主家辞退,只得踏着雪,歪歪斜斜地挨到家中。
长青抽着鼻子哭,他感到很绝望,回家吃饭妈妈是没有米的,哭到委屈的时候,他哀嚎着对妈妈说:“我们吊死在爹坟前的树上吧。”
4.地主向李婆子要回咳嗽药
长青的母亲李婆子每个月来地主家洗五次衣服,每次得到一些萝卜或土豆作为工钱。
因天气寒冷,这次她咳嗽得厉害,实在不能再洗了,打算回家休息几天,再回来把剩余的衣服洗完。
地主的老母亲却要回已经给她的那片治咳嗽的药片,无情地对她说:
“想不到你们穷人的骨头这样值钱,你可以回家养着了,把我昨天给你的药片还给我,那是很贵的,不要白费了。”
李婆子拿着地主的媳妇给她的一些破衣服,就算这次的工钱回家了。
5.孤苦无依的李婆子
深夜老李走在有月光的路上,路上的冰雪闪着寂寥的光,穷妈妈病儿子,穷人的日子为什么如此凄惨?
她走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就像一只单身雁在哽咽着她孤飞的寂寞。
远树空着树干,没有鸟雀,人全都睡了,唯有她艰难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看到这些时,再次确认这篇确实是萧红的作品,因为像这样凄惨的描写是她作品的一贯文风,无论是在《生死场》里,还是在《呼兰河传》里都有这样悲凉人生的描写,悲凉是萧红作品的基调。
6.活下去的门路,风再起
马队潜进了穷人的家,并没有像地主说的那样去伤害她们母子。
长青的妈妈拉着儿子的手异常坚定地说: “不要去寻死,我们有办法活下去!”
于是,在某个大风呼啸的夜里,长青母子跟随马队包围了地主的房子,向着生的方向前进。
7.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
我认为萧红的这篇《夜风》是她短篇中的精品之一,字字珠玑,发人深思,令人醒悟。
所有行为的背后皆有动机,皆为自己。
地主之所以给每个雇农发枪,是为了让他们拿着家伙帮自己抵御外敌,为自己卖命,平常他是不可能把这些家伙发给他们的,害怕他们一旦拥有它们,便会起来反抗自己。
长青母子最后不得已走上的那条路,也是为了活着,为环境所逼。
若地主为母子二人留下一条活路,留下一线生机,她们是不会走上那条路的,也许“为人要忠”将是长青一辈子的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