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记》(47): 五岳寻仙不辞远

作者: 大观学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19:16 被阅读45次
一生好入名山游

文/霞客

        今晨读了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这是李白的众多名篇之一。李白首先谈了自己的出尘大志: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紧接着写了庐山的壮美风光: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清黛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继而写自己和庐山的深切互动: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行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台没”。

        再次写自己修道有成的殊胜洞见: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最后则以对朋友寄予一番美好的期待作结: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之“庐”,即是茅庐之“庐”,即是安贫乐道、隐居清修之庐;即是“南阳诸葛庐”之“庐”,即是心通大道、思接千古之庐;即是老君炼丹之“炉”,即是饱经锤炼、由人而仙之“炉”。

        所以李白才要这般大书特书与“修炼”极有渊源的庐山。而如果谁抱着“无神论”不放,自然难解其中到底有多少神奇奥妙,只好一笔定其为“瑰奇的想象”,觉得这些都是“神仙玄幻之事”。

        在真正悟道的人看来,人间的一切都太短暂、虚幻和微渺了,真正的“远大之志”,不是要在人间如何如何,而是要去超凡脱俗,了解宇宙的大真相与大因果,获得生命的大清醒与大超脱。所以自古以来,“五岳寻仙不辞远”就是尘世中最了不起的壮举之一,是最具大慧根与大勇气的生命才会去做、才敢去做的事情。

        李白去思考了,去寻觅了,去实修了,去洞见了,所以才成为了诗仙太白。

2018.1.7

相关文章

  • 《晨读记》(47): 五岳寻仙不辞远

    文/霞客 今晨读了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这是李白的众多名篇之一。李白首先谈了自己的出尘大...

  • 五岳寻仙不辞远

    “人生得意须尽欢”,但我并不得意。 那日做了个梦,梦里,早已没了累赘身体的束缚。能飞,能跃,好不痛快。一夜之间便飞...

  • 编辑老师留言

    五岳寻仙不辞远,终于等来大神仙。 樵夫传来一声唤,难道这是灵台山。

  • 风流诗仙李太白(二)

    青年漫游――五岳寻仙不辞远 经过多年苦读,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立...

  • 每日一句 李白

    每日一句 Quote of May 13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 壮游无止,每日一句。 追求...

  • 《访泰山归

    九天 五岳寻仙不辞远 天街云梯杳难攀 岳府百灵邀相坐(早知身无神仙骨) 何似逍遥在人间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 李白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

  • 五岳寻仙不辞远,余生尽入名山游

    五岳寻仙不辞远,余生尽入名山游。 春天来了,脱掉厚重的棉服,牵出我的骏马,仗剑走天涯。放下牵挂,余生游处尽我家。烟...

  • 2019-08-03

    李白当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走了许多崎岖的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我们现在乘飞机往返景区,乘...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记》(47): 五岳寻仙不辞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t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