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耳朵里听到的鬼故事,来自孩子!
记着这句话,它无比的重要,重要到有时候令人窒息的程度,你看我这么说,一点儿也不过分,你听我讲讲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整个完整的过程,就会明白,鬼故事它是种胁持,而家长们就是被胁持的那一群人,仿佛说,当你拥有了一个孩子,从那一天起,孩子便成了人质,你那颗提心吊胆上蹿下跳的心,我看得到,它时大时小,时而血脉喷张,时而伤心不已!
1.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足以让孩子在幼儿园至高中阶段这段时期里,让家长有种操碎了心的感觉,也不仅仅是操碎了心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使得家长们要拿出来整块的银子,以及零零散散的碎银子。家长把孩子当成了一款理财产品,而且,是在孩子身上下重注的,有点梭哈的意思。你也就能够理解,家长们为什么那么看重高考状元,也能理解,家长在孩子大学毕业后的集体失落。但是因为集体的失落感你是看不见的,而某几个孩子的突围的成功的故事又广为流传,这又让家长们信心满满,好像大家都去抓彩票,隔几天就有头奖,家长们都相信自己能中头奖。状元就是头奖!
蒲松龄的《聊斋》,讲的就是读书人中头奖的故事,你以为是狐怪鬼仙是鬼故事么?蒲松龄告诉你,考状元,才是最大的鬼故事!
2.不许早恋
家长们认为,孩子在高中以前的男女关系属于早恋,大学期间,态度上则属于睁只眼闭之眼,大学毕业后,催婚,逼婚!
3.你们快结婚吧!
孩子们听的一脸茫然,和谁?
言下之意,并不是说没有合适的人选,原因是你眼里的合适的人选,是男神,是女神,男神女神属于稀有物种,一大帮人争着抢呢,凭什么你抢得到。
4.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是笔失败的投资!
家长们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这问题,因为,这笔投资就是个无底洞,吃家长们的肉,喝家长们的血,更重要的是,普遍的回报率较低。
那你问家长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没得选呀!
有个大学老师,写了本书,叫《我的二本学生》,老师眼看着这帮学生从贫脊的县贫脊的村走来,毕业了,又目送他们去职场上艰难的抢滩,老师心底里可能也想说,要是上个技校,或许在职场上更容易一些!
总结一下,家长和孩子的问题,都出在人云亦云随大流上,稍稍动动脑子,一个人群人数多了,收入自然是要下降的,收入水平就是生活水平,就是你想象的那个诗和远方。
姚明,刘翔,丁俊晖,潘晓婷,都是我们喜欢的运动员,可家长们怎舍得让孩子去干这个呢?
双十一双十二,商家们竭力促销产品,打了折再打折,疯狂地打广告。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句广告语。
给你讲个鬼故事,你付费的速度才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