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814b72d1fd422f6.jpg)
即使出门在外,旅游或行走,观赏沿途风景或学习交流,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依然喜欢重温经典。此对此刻独自在灯下品读张炎的《清平乐·候蛩凄断》: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语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飘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68088209501ef9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80d5511ba84778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5970d94a73b5dd1e.jpg)
此词见于《山中白云词》卷四。原是张炎赠给他的学生陆行直(又称陆辅之)的。其时,张炎年五十三岁。据《珊瑚网》卷八记载:陆行直《清平乐·重题碧梧苍石图》序中有“候虫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流水漫,惊见芦花来雁。可怜瘦损兰成,多情因为卿卿。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一词。
词中所言“卿卿”为当时陆之歌伎,才色皆称。此词定稿后关键字句有较大改动。大概是在作者收入词集时,有意为之。原词无非是写一点“花情柳思”,表达出一种风流艳情,而定稿则将艳情转向“愁情”——为国破为家亡而发的感慨致深的悲愁。
词上片写秋意,候蛩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 下片写情,道出无限“秋愁”,最后一句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盖世佳句。 词选景巧妙,言情深远,笔调精练、含蓄,风韵幽雅独特,意境清空淡远,情感真切感人。
上片“候蛩”四句写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从这幅景情交融的图画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愤忧愁的“共鸣”来。
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作者深厚的功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25fefbaf29f61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