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520亲子成长迹婚姻育儿读书
读书会:共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读书会:共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作者: 花花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4:06 被阅读26次
入门接待处

今天一早送完小妞就去参加月初报名的读书会,这个月共读的书是:《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了,刚买的时候一股脑热的看过了,在生活中却又慢慢遗忘在书柜里。

这阵子重新拾起了这本书,感觉收获了很多。也感谢罗老师组织这么好的线下活动,让我们有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书会场地是在一家一流的国际狮子幼儿园里面,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舒适,还备有茶水、水果、糕点,让人感觉特别暖心。

当我匆忙赶到的时候,罗老师已经到了现场了,三四年不见,特别激动,和老师来一个热情的拥抱,还记得当年上正面管教课堂的场面,如今还历历在目,感恩遇见老师,让我一路走来,收获甚丰,罗老师就是我的引路人,她带着我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慢慢读懂孩子,也让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开始课堂前,妈妈们都陆续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的妈妈们欢聚一堂,都有一个相同的理念,希望可以理解孩子,更好和孩子沟通交流,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来处理各种分歧,让家庭更幸福。

摘取书中精华: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的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行为。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原来是这样啊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孩子所有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的。

我们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有时候我们否定孩子的感受,是担心说出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

其实,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我们说出他的感受),他们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受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让他们更好的面对感受。

但往往我们成人经常会用以下几种方式去”帮“孩子,如会用到否定感受、讲大道理、给出建议、提问、偏袒一方、过分同情、业余心理医生等方式和孩子沟通,但是往往孩子收到的信息更多的是难受、不被理解、加重焦虑、愤怒、生气、厌烦、迷茫、甚至产生了防备心。

而用产生共情的方式沟通(我们正在试图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收到感动、放松的感受。所以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请,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了解他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和孩子产生共情。回应孩子正面的感受很容易,但是当要面对他们的负面的感受,就需要我们的沟通技巧。

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心。所以平时的生活中,当孩子向我们发牢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说出一两个描述孩子感受的词语,用一句话表达你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当我们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了来,就可以让他们面对问题。要接纳和回孩子孩子的,而不是马上提出建议。


第二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我们成人经常会用以下几种方法希望孩子配合,经常用责备和问罪、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比较、讽刺挖苦、预言等沟通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但是往往收到的信息更多的委屈、沮丧、害怕、反抗、推卸、不耐烦、自责、不甘心、不自信等负面感受。

下面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当人们不断指出孩子做错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孩子该做的事。如果只描述问题(而不是谈论“你做了什么”,加上“你”会让孩子觉得被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孩子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大人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做。
2. 提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更容易;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往往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孩子不喜欢长篇大论和说教,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 说出你的感受。(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注意,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5. 写便条。(文字有时候会比口头说更有效。)

这些技巧鼓励孩子合作,不会给孩子留下负面的感受。当我们成人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帮助孩子,或是用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内心里很生气,可是还要对孩子说我不生气,因为真实也很重要。


第三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也是给孩子制造了恐惧,了解惩罚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议、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等。所以我们要放弃惩罚。

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我们应该让他感受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惩罚孩子,实际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认知:惩罚不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

代替惩罚的方法:

1. 转变方式,请孩子帮忙;或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2. 表明你的期望。
3. 提供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有限选择就不是威胁。)
4. 告诉孩子怎么弥补自己的失误。
5. 采取行动(事前约定,提前告知)。
6.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解决问题(邀请孩子一起解决)。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商量解决问题,这里用到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

当我们和孩子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我们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得到尊重。

生活是一个不断需要调整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他是在参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制造问题。


第四章 鼓励孩子自立

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当一个人一直依赖另一个人的时候,会产生某种情绪。

当一个处在依赖别人的境地,随之而来的,除了有点感谢以外,更多的是感觉是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感、怨恨、挫败和生气。

下面是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已作选择 (家庭生活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选择,这些都给孩子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练习作决定的机会以。如果从小没有经历过自已作选择,将来对职业、生活方式、伴侣的选择就会变得困难)。
2. 尊重孩子的努力。(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会集中精力去自己解决问题)。
3. 不问太多问题(问太多问题会让人感觉私人生活被侵犯,孩子想说自然会和你说)。
4. 别急着告诉答案(当孩子提问时,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能凡事都依赖我们。家庭以外:牙医、学校、书籍、网络、优秀生等都可以帮助产解决问题。我们的生活不是孤立的,只要你需要,总能找到帮助)。
6.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让他们去尝试和体验(不让孩子失望,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希望、梦想和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平时我们也要克制自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整天盯着孩子,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是有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是拥有自己的身体的,也需要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们,当别人问孩子的问题时候,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回答问题。

我们也要防止说太多的”不“。代替说”不“的方法有如下:提示、接纳感受、描述问题、有可能的话,用“是”代替“不”字,给自己时间想想。关键还是我们要有意识的转变自己的思维,把这些方法植入自己的脑袋才有用。


第五章 学会赞赏孩子

这些理念和技巧都是帮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价值的。我们每次对他们的感受表示尊重,给他们机会自己做选择,或者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都是在加强他的自信和自尊。

赞赏可能会让被赞赏的人产生怀疑、会导致否认、会带来压力、会让他们关注到自己的弱项、会引起焦虑,干扰他们的行动、会感觉被控制等等。所以为什么我们越表扬孩子,孩子越拒绝。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用描述代替评论):

1. 描述你所看见的。(客观的事实)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六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所以当一个孩子陷入一个错误认知的角色里,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技巧帮助她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

永远不要低估我们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孩子不是机器人,学这本书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计听从。

我们学到的这些技巧的目是为了:

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体谅他人的感受;

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尊重孩子的需要,也尊重自己的需要;

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通过这次的读书会,让我明白了以下:

1. 倾听的重要性,如何做到有效的倾听,关键是父母不能三心二两意地和孩子交流,需要全神贯注地,把眼神放在孩子身上认真的倾听,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2.提供选择的技巧,如果两个有限选择孩子都可以接受,那么这样的选择是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孩子有一个选择不接受就有可能会变成威胁孩子,所以要特别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有时成人会用恐惧来威胁孩子,让孩子屈服,而孩子的感受是害怕,变得退缩,他们就不能自己做决定。

3.读书会教我使用三种颜色红黄蓝色的便条纸使用,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习惯用三种解读法来作标签:红—理解诠释;黄—相关经验;蓝—行为计划。

4.共读让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角色扮演,让我更能体会到感受,也更理解了孩子的想法。老师的引导,解惑,家长们的脑洞大开,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和自己看一本书的收获还是不一样的,对书本的理解比较深,很多不清楚的观点老师一点即通。但关键还是生活中要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书的价值。

这里刚好想起前几天儿子不想写作业的事。其实,我就是没有看到孩子的感受,而对孩子一直提各种建议,导致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理解,因为我的建议孩子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我的建议是孩子两个都可以接受的,那么就没有威胁的性质。

可是当我说你是想要我帮你抄作业还是打电话给老师免作业?这两个建议孩子都不可能接受,而我明知道他不接受,我还是这样说了,孩子会感觉到我的胁迫。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甚至他自己也不想面对自己的感受,心里就更难过,也没有精力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因为错失了小时候的陪伴儿子的成长,所以小妞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参与,所以我收获了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另外一个也是自己会有意识地用正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

带这小妞的这几年,感觉到在鼓励孩子这一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孩子以前刚学会走路那段时间,经常容易摔跤。我自已首先认为摔跤这件事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所以孩子摔倒了通常会马上爬起来。

有时候会到我身边,告诉我很痛,我会说:“妈妈看到你因为没有看到地板上的坑,跑来跑去,结果摔倒了,可是你马上就爬起来了,摔得很痛,你也不哭,非常勇敢。妈妈希望下次你看好路面不滑平整再跑,不平的路慢慢走。”

所以孩子现在走路会看路,有时候,自己提醒自己,慢慢走。现在经常在家里,受伤擦药,他都会说,我不怕痛,我好勇敢。平时在家里也会收拾书、玩具,收拾完了,也会给自己鼓掌,我好棒,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会收拾东西。

这些都离不开从小有意识的引导,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发现孩子做得好的一面,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让她变得对自己越来越有责任感,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

希望自己把更多的技巧用到哥哥姐姐身上,帮助自己和孩子更好的成长,收获好的关系,也让家庭更温馨。

读书会:共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读书会:共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注:如果你也在广州,你有兴趣,也欢迎你一起加入罗老师举办的一个月读一本书参加一次的线下读书会(3小时),如果你在育儿方面有困惑,也邀请你加入罗老师的“家长正面管教课程”。可以加我微信17401016了解。

读书会合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会:共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elbqtx.html